专题策划:协商民主中国路

     从抗战时期“三三制”民主政权,到1949年协商建国,从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探索,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形式之一,直至党的十八大第一次被写入党代会文件,协商民主伴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不断拓展着民主政治的深度和广度……
   历史定格在这一刻。3月3日15时,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气氛庄重热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习近平等中共领导同志与2000多名政协委员听取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所作的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接下来的9天,政协委员建良言、献良策,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时光倒流到65年前。1949年9月21日7时,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团体在内的各界代表600多人汇聚一堂,协商建国大业。为期十天的协商讨论,通过了第一份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共同纲领》,并确立了国旗、国徽和国号。由此,一个新中国诞生了。有人称:“新中国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也是民主协商‘谈’出来的。”也有人说:“一个国家都可以通过协商建立起来,还有什么重大事情不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实际上,协商民主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彼时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应该是协商民主的萌芽,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是协商民主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形成期。“协商建国”就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和重要标志。
   ……

  加强提案办理协商制度建设,是充分发扬民主、提高提案办理有效性、增强协商民主实效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政协经常性工作方式、拓宽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是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协商格局的重要内容。[详细]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发展动力,这一伟大事业正热切呼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之助力、为之服务。开展好协商民主,具有扩大参与、畅通表达的重要作用,具有凝聚共识、增强合力的重要作用,具有完善决策、推进落实的重要作用,具有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等等,这些重要作用发挥好了,可以有力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开展。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助推全面深化改革,正逢其时、正迎其势、正合其需。[详细]

  以人民政协为重要渠道的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一步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这对基层政协工作的探索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形势下推进协商民主的现实需要,应突出抓好协商议题的精心选择、协商形式的广泛多层和协商程序的科学规范三方面的工作,从而推动基层政协协商民主有序、深入开展。[详细]

  中共十八大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出了重要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新要求。笔者认为,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必须顺应形势,坚持“常走、多听、深议、敢讲、善写”,积极探索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提高履职水平,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详细]

  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委员会知情出力,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党政对口部门改进工作,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有效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搞好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工作,不断提升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工作成效,应当把握好善立对口协商议题、善行商前调查研究、善定对口协商形式、善落对口协商 成果等重要环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