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
在8月18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记者关注到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服务“十四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哪些工作,如何在发扬协商民主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对此,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通过翔实的案例、数据作出回应。
其中,记者注意到有这样一句话,“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这句话,人民政协报记者多次在采访中听到,不过,这次在发布会现场再次聆听,又多了新的感触。
“近”,体现在贴近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开展调查研究,必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全国政协专门出台了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的意见,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努力把问题研深议透,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近”,体现在贴近民生关切的民主监督中。监督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推动工作。胡衡庐介绍,自2021年起,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黑土地保护、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全国政协10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聚焦1个主题,连续5年选择不同侧重点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比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分别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小切口,从不同角度持续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有效助推决策和规划的实施。
“近”,体现在政协委员贴近基层,与群众“零距离”的履职姿态中。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全国政协积极面向委员和界别群众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其中,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举行委员科学讲堂13场、科普万里行84场、文史讲堂6场;截至2024年底,组织开展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捐资助学、扶残助弱、技术培训、普法宣传、项目帮扶等活动8981项……政协委员是界别群众的代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互动,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让“政协离得近”从感受变成了日常。
这种“近”,打破了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隔阂,有助于最广泛地反映民意、最充分地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这,正是人民政协制度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最直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