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要闻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

2025-05-23 11:20:43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10期 刘日知我有话说
0

  必须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强引导、发挥作用。”[1]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政治引领,在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中主动作为。

  一、深刻认识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重大意义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做好他们的工作,团结他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积极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国内走向国外,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25年2月,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2024年还创造了“三个首次”[2]。民营企业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是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贡献者,因此,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将他们的诉求、知识和经验融入到党委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必将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需要各方力量形成共同的奋斗合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不少是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他们专业能力突出,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高,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能够在利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服务社会的同时,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将更加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增强社会各界对社会治理政策的认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巩固和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数众多,截至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已经达到9100多万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3]强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团结、动员他们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是巩固和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协调好他们的利益关系,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形成良性的互动,引领他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同时带动和影响其所联系的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团结面,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4],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也必须把握好原则性问题。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5]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因此,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的党建工作,确保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

  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不断提升共识度、拓展团结面。”[6]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有体制外、思想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等特点,要将他们团结起来,就要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他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担当作为。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坚守党的统战工作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确保统战工作的正确方向。创新,则是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特点,不断创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方法。要运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沟通联系,引导他们为国家发展大局献策献力,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善用网络载体,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在线互动交流,鼓励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不断增强工作实效。

  四是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照顾同盟者利益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则。要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组织起来、发挥作用”[7]的总体思路,照顾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合理利益诉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布于各领域各行业,要保证他们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享发展机遇,激发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热情,做合格“建设者”。同时,在政治上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支持他们有序政治参与,鼓励他们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建言献策。

  五是坚持分类施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构成复杂,相对分散,社会阅历、教育背景、专业方向各异。对不同类型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内容和载体,才能做到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因此,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作用,必须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比如,我国互联网规模和网民数量均居世界首位,有众多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实现网上的大团结,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发挥流量和影响力优势,支持和鼓励他们生产和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产品,弘扬网络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画出网上最大同心圆。

  三、着力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工作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出明确部署,强调“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8]。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

  一是完善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完善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工作机制,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建立健全分类施策工作机制,确保政治引领工作有序开展,增强针对性。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增强实效性。

  二是完善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机制,增强引领带动能力。着力培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领军人物、优秀代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发挥他们的团结引领带动作用。完善人才储备工作机制,向重要领域、重要行业和重点人物聚焦,向综合素质高、参政议政意愿强的青年人聚焦。完善人才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做到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代表人士的优势作用。探索建立实践锻炼基地,支持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增强发展信心,履行社会责任,作出示范引领。

  三是完善人民政协工作机制,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委员的政治引领。人民政协要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在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上主动作为。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密切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政协委员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思想政治引领、联系、服务工作机制,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及其所联系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保障。拓展参政议政渠道,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知情明政、调查研究、意见表达、协商议政、权益保障等工作机制,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热情,帮助他们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社情民意或专设特殊的意见表达渠道反映。创新网络意见表达路径,专设网络人士参政通道,发挥网络人士的积极作用。

  (作者: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

  (责编:霍 赫)

  注 释:

  [1]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载《求是》,2024年第2期。

  [2]第一个首次,是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第二个首次,是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第三个首次,是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51.3%,其中在日化用品、水果等产品中比重超过六成。参见新华网,http://www.news.cn/20250225/900df923ff6143a7955dde1882f4da66/c.html。

  [3]“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载《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4]“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载《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5]“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载《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4年9月21日,第2版。

  [7]“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参见人民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36058/427510/428086/428089/435138/index.html。

  [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参见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721/cec09ea2bde840dfb99331c48ab5523a/c.html。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