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要闻

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 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

2025-04-30 11:16:03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9期 马奔 韦绪珊我有话说
0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党在争取和巩固人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上的战略智慧与实践探索。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始终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关注、系统谋划并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为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坚实理论指导和强大政治支撑。

  一、实现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人心就是力量,力量源于团结。“人心”范畴在政治学维度可界定为政治共同体成员对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与参与自觉,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决定了权力的合法性与稳定性,是政治力量的源泉。“力量”是在人心汇聚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强大合力,使政治主体在治理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和支配社会资源,形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人心是最关键的政治基础,力量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保障,这两者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党始终把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政权的合法性与稳定性源于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一论断深刻指出,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广泛凝聚共识,促进大团结大联合,才能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得越蓬勃,对大团结大联合的要求就越高,越需要不断拓展团结的宽度、增加团结的厚度、加强团结的深度,以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汇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这一理念深刻体现了汇聚力量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能否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致力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致力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历史与实践深刻表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跨越任何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

  新时代统战工作,肩负着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大使命任务。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始终肩负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使命。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上来。要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在广泛协商中凝聚信心、激发干劲,在民主监督中化解矛盾、增进理解。要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在参政议政中凝聚智慧、推动发展,真正做到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二、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最大的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团结是无产阶级的制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纵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与实践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在推动工人阶级觉醒、壮大革命力量以及奠定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的团结。无产阶级革命战略与统一战线在解决人心与力量问题上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规律的深刻洞察,也寓于对社会变革实践的科学总结。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这一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统一战线策略。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理论,他强调,社会主义的实现不是简单依靠无产阶级的武力斗争,而是要通过争取最广泛的社会认同,使不同阶级之间形成稳固的政治联盟。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的逻辑是通过争取人心,确保革命的群众基础,最终将人心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力量。自社会主义萌芽阶段起,马克思主义者已深刻认识到社会稳定与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广泛的社会力量和凝聚共识。这一过程矢志于形成党内外的思想共识与行动统一,确保各阶层力量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人心和力量的支持。只有牢牢把握人心和力量的辩证关系,才能使统一战线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政治效能。

  三、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逐步提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主要法宝、重要法宝。新时代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统一战线百年奋斗史,着眼新时代党所面临形势任务的重大变化,深刻提出要从人心和力量的战略高度看待统一战线,对统战各领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工作艰巨且复杂,需要持之以恒、精准发力,扎扎实实、久久为功,具体而言:

  首先,要不断拓展团结的宽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涵盖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各方面群体,并将时代涌现的各类新兴力量纳入其中,极大地拓展了统一战线团结面的宽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其次,要不断增加团结的厚度。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乎政党兴衰、政权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历经百年风雨,能够一次次渡过难关、赢得胜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保党的事业植根于人民之中,赢得最广泛的民心民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刻总结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一个必须坚持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能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再次,要不断加强团结的深度。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的深度体现为在思想上、行动上达成高度认同,形成坚如磐石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多不多是数量问题,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是质量问题。”新时代统一战线要确保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构建全党统一协调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到上下协同,形成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内在的多元性,要坚持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容纳不同意见,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使统一战线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作者:马奔,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韦绪珊,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博士研究生)

  (此文系在全国政协办公厅2025年第一季度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成果)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