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要闻

严格公正司法 增进民生福祉——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两高”工作报告

2025-03-19 17:28:15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5年第6期 郑玉婷我有话说
0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严惩网络暴力犯罪”“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惩侵犯妇女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犯罪”……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全面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带给人民群众更强的获得感。

  全国两会期间,“两高”工作报告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们在点赞的同时,还结合具体履职工作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群众期盼,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献计出力。

  彰显公平正义

  法者,治之端也。每年的“两高”工作报告都备受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不仅希望看到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法律监督机关一年来做了什么,还希望通过典型案例体会到公平正义,通过法治建设感受到法治进步,通过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增进获得感。

  “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风格平和、文字平实,但展示出的工作不平常、成绩不平凡。”吕红兵委员认为,“两高”坚持以严格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让公平正义更加可知可感。

  窦刚贵委员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机关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科技赋能的创新智慧,书写着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的生动篇章。

  李迎新委员认为,最高法工作报告体现了人民法院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工作要求和价值指向。过去一年,最高法发布治理高额彩礼司法解释、涉养老服务纠纷典型案例,依法规制“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乱象,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倾力兑现老百姓胜诉权益等。

  “报告既体现了法治温度,又展现了为民情怀。”赵柏基委员说,香港法治实践充分证明,坚守法治根基、维护国家主权,筑牢繁荣稳定的制度屏障,将为企业在大湾区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与保障,提振企业信心,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委员们认为,“两高”工作报告全面展现了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深入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的法治信心,激励大家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进发。

  服务保障发展

  依法保护农民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加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群体权益保障;从严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

  “2024年,全国法院收案4601.8万件,是1984年194万件的23.7倍。”吕红兵说,近年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案件总量持续增大,人民法院在确保公正与效率前提下依法办理、依限结案,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供给。

  司法不仅聚焦于社会民生保障,在经济领域护航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全方位守护着各类群体的合法权益。

  在江苏南京执业多年,魏青松委员在小组讨论时特别提到最高检督办的31件重点案件:“这些案例释放出明确信号,司法既要惩治犯罪,也要避免‘一刀切’伤及无辜企业。”

  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进程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可或缺。

  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4万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6年来审结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近2万件,其中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数量和占比逐年攀升。

  胡剑江委员说,报告中提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具体措施,展现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这对提升国际投资者信心起到关键作用。

  “两高”工作报告还涉及了人工智能犯罪的多个方面,强调了打击此类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被用于不法行为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加强打击人工智能犯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王亮委员建议加强技术研发与安全防护,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推动行业自律与公众教育。

  将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司法政策与个案办理,是给民营企业吃的“定心丸”。

  刘启芳委员说,在涉企纠纷处理上,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与高效,减少了企业诉累,有助于企业家把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在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犯罪方面力度持续加大,保障企业安心发展。期待继续深化司法实践,为民营经济营造更优法治环境,为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护航。

  回应民生关切

  “两高”工作报告以翔实数据与典型案例勾勒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坚实步伐,展现了司法改革与为民司法的深层互动。

  两份报告不约而同聚焦“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化实践。最高法确立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最高检促进“抓前端、治未病”,这些创新举措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社会治理末梢。

  “可以说,人民法院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责任感,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便捷的司法服务,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迎新表示。

  司法理念有温度、监督办案有力度、检察服务有深度,中国法治建设成果显著。但是,委员们对未来有更多期待。

  当前,基层存在大量中小微案件,随着民商事案件不断增加,基层案多人少矛盾突出。

  李连祥委员建议,更加注重法治信仰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一体形成科技体系、法律知识认知体系和司法审判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发布典型案件,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知法普法。

  在祁志峰委员看来,“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了司法为民的理念,从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来说也是成绩显著。为进一步彰显司法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建议增加法院的员额法官,当前案件的增加,尤其经济案件和新型案件的不断增加,更需要有足够的法官处理相应的案件;在人民群众当中加大司法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沟通,能够减少案件的上诉率;运用人工智能等大模型赋能司法工作。

  对于“两高”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5年相关工作安排,委员们认为,这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体现了法治温度,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不断提升。而他们,也将继续在建言的路上努力。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