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应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魂脉”与“根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形成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指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行稳致远。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魂脉”与“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魂脉”和“根脉”指明了方向。
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党的理论创新中,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表达。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离开人的活动,社会历史范围内的一切就无从谈起。对于谁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基于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理解,给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于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这一根本立场,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解决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创新,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展开的。新时代新征程,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党的理论创新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中华文明精神宝库中的瑰宝,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其科学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贵民、安民、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和恤民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优秀文化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体现,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质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提出了“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政治立场、价值导向与实践指向等层面,赋予党的创新理论以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与时代升华,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
党的理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马克思在批判布鲁诺·鲍威尔贬低群众的观点时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列宁强调,“在世界上,不论哪个地方哪个时候,群众要摆脱压迫和专横获得真正解放,无不是这些群众自己进行独立、英勇、自觉斗争的结果”。从根本上讲,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物质力量,不仅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也是精神生产的承担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党的创新理论也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党的理论能不能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以满腔热忱调动、支持人民群众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与发展,就是一个始终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为基础,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新时代新征程,应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党的理论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从不讳言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性根源。与唯心史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利益主体,主张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是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的历史命运而创立的。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总纲领,成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科学理论,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所蕴含和体现的价值属性与人民的愿望、利益、需求相一致,指明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新时代新征程,应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既要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也要立足为民造福推进理论创新,努力形成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得到人民广泛认同与拥护的理论,以始终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坚定性永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价值品格。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理论特质,就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全过程,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应牢牢把握人民作为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辩证统一,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深刻命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自信自强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绿色发展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在更高水平上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既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更要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实现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先行先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人民智慧与专家意见相统一,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这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新时代新征程,应永远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扎实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推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汲取蕴含其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同时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灵感,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