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形成东北全面振兴的良好预期
自2003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至今,已整整20年。如何形成各方对东北全面振兴的良好预期、如何增强信心是当前的突出矛盾。如何破解这个突出矛盾,是全面振兴东北的重大任务。
一、增强发展预期。
新阶段的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于加快探索出一条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开放是最大的发展。高水平开放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是做好内外“双循环”的必要条件。从内循环来看,东北区域开放和国内开放合作程度仍然较低。例如,东北三省同时汇集了汽车、石油和化工、造船等产业,存在低水平、重复竞争的问题。同时,相当一部分装备制造业本地配套率不足50%。从外循环来看,东北对外开放程度低。2022年,东北三省外贸依存度为19.3%,明显低于全国34.76%的平均水平;2021年,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2.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东北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足与经济开放度不高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全面振兴的短期经济政策调整固然重要,但就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结构性改革更能起到全局性、长期性的作用。
以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水平开放重在优化内外开放布局。从东北的现实看,更在于明显提升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受制于区域内市场的相对壁垒,东北地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等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以能源安全为例,2023年上半年,东北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21%,铁矿石产量约占全国的17%以上。适应全球新的能源资源供应格局的变化,东北能不能建成国家能源生产、储备基地,这既取决于东北能不能以深化市场化改革释放自身的发展潜力,又取决于东北能不能以高水平开放的突破形成能源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2022年黑龙江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0.57∶1,远低于全国2.5∶1的水平。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安全,要借助全国与国际先进工业发展的条件,加快形成农业发展与安全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链,由此提升东北农业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从制造业来看,东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优势,但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同样需要经济一盘棋,以科技创新实现生产性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明显增强东北制造业发展的动力。
二、增强改革预期。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以开放倒逼改革,增强改革的动力,成为全面振兴东北的重大任务。开放是最大的改革,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关键所在。
市场化改革滞后是东北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掣肘。中国市场化指数显示,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市场化指数分别仅为广东的82%、66%、63%。近几年,这个差距并未有明显改变。就是说,需要加大力度破除制约商品要素在东北三省自由流动配置的体制机制壁垒,加快建设东北统一大市场;需要在落实“市场决定”中着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接协同,打造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制定东北地区协同发展规划,更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
北京大学《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三省营商环境在全国的排名仍处于中后位。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优化东北营商环境,重在以深化市场化改革形成平等准入、公正监管的规制;重在以深化政府改革建立政府、企业信用体系和规范的市场秩序;重在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政府治理理念与方式的改革创新,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三、增强开放预期。
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促进东北产业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在有条件的地方或领域实现自由贸易的重要突破。
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高水平开放。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也形成了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单一市场。实行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高水平开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要抓住未来3-5年的战略窗口期,并依托东北的区位优势,主动探索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突破。
抓住RCEP重要机遇,深化与日韩重点产业合作。东北地区要加快研究并出台率先落实RCEP关税减让承诺的可行措施,探索原产地累积规则便利化举措等;加快实施面向日韩的生产器械、技术服务等制造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及技术人员自由流动政策;推动与日韩在农产品、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建立共同市场;以示范区为平台有效吸引日韩企业投资,举办日韩消费品进口博览会,扩大日韩日用消费品、医养健康等优质消费品进口。
以边境口岸为重要平台打造国内市场东北延伸带。海关总署联合三部委批复同意吉林省增加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陆路运输出海距离将大幅缩短。建议以此为契机,东北货物借助境外港口南运,加强与俄日韩产业链供应链联系的紧密度,加快融入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循环中,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突出延边地区的支点作用,加快设立农产品、能源产品、资源产品等项下的自由贸易区性质的合作园区;以率先落实RCEP开放承诺为重点,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升级。
推动东北建设面向东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看,东北作为东北亚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远未发挥。建议以服务东北亚合作为导向,在港口、铁路、航空领域形成东北区域内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打造交通“大枢纽”;加快边境地区交通、能源及数字经济等传统和新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东北区域基础设施网络提质升级,构建外联内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东北-远东地区大通道建设,积极参与北方航道相关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加强东北地区港口与俄远东地区港口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作者:迟福林,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