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报特邀评论员 龚六堂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货物贸易总量2022年超过40万亿元,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服务贸易占比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国际直接投资)国家和ODI(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外资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加大,对外投资不断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不断提升,格局发生变化,制度开放不断取得进展。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亚洲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的建立,服务贸易会、进博会的举办,RCEP的加入都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平台。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国内市场规模优势逐步显现,这也意味着经济开放战略和结构调整战略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从充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外需市场逐步转向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发展格局下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深度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中国的外资企业涉及2亿人就业,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叠加的形势下,我国更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
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目前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影响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世界将面临高通胀、高利率、高风险、低增长的态势。一方面高利率使得国际债务风险加大。利率的提高,特别是美国利率的提升使得国家的主权债务的成本急剧上升,违约风险加剧。另一方面,高利率使得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风险加大,美国第一共和银行最近再次出现风险就是典型例子。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一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恢复。2023年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外商港澳台工业增加值1.3%;二是影响我国整体投资水平。今年1-5月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只有5.2%。三是影响我国进出口水平和进出口的结构。2023年1-6月进出口增长2.1%,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外商港澳台企业利润下降,吸纳就业下降,影响了我国就业水平。五是影响市场预期的恢复。从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不高。
因此,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首先,进一步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持续扩大开放,探讨更加积极、多元化的国际化战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一是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通过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深入合作,共同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贸易往来、产业协作和共同发展的战略平台,有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多元化的国际循环体系。二是加快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制度建设,打造成为联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推进上海、广东、北京、天津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加速形成新型国际循环。三是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外资企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落实各项外资企业优惠措施。在我国改革开放45年中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带来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我国技术进步。
其次,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发展服务贸易,切实稳定我国进出口。一是进一步降低整体关税水平,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后的关税水平;今年1-6月对美国贸易下降严重,通过协商降低中美贸易关税来改善中美贸易。二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设立数字服务贸易示范区,支持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贸易水平,特别是加大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的进口。提升金融服务贸易水平,服务制造业和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增长。
第三,大力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完善跨境电商结构,推广跨境电商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一是完善我国跨境电商结构,扩大B2C市场开放。我国跨境电商B2B的规模达到75.6%,而B2C的规模只占比24.4%,未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中的B2C;二是加大我国跨境电商中进口规模。我国跨境电商中的进口规模不大,只有3.4万亿的规模,增长6.25%,而出口12.3万亿,增长11.81%。三是在跨境电商中推广人民币的使用。利用跨境电商推荐人民币的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第四,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切实防范风险,服务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一是加快我国金融服务的开放,为我国更高水平的开放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从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来看,外币贷款不高,从2012年开始急剧下降,特别是近几年外币贷款的规模是负增长。二是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和完善针对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对国内的风险进行监测识别,包括金融机构、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风险识别,帮助金融监管部门及时采取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国际金融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分析其影响国内市场的途径,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判断,采取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