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普及 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度
当前,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全面而长期的系统工作,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成就,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各地院所在“公众开放日”期间,面向公众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今年的“公众开放日”延续了科学院系统科研人员挂帅主力的传统,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纷纷参与其中,现身说法,亲身示范,手把手、心传心地面向公众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
科研工作者作为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具备非常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运用能力。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公众科普活动,能准确传递科学知识,能对参与公众形成良好的学习示范作用,对全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科学素养的形成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少年这一最大的科普对象群体,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能建立一种更加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机制,对于青少年科普具有更加高效的作用。
笔者所在的生物多样性领域,不仅要长期系统地开展公众科普工作,更要广泛动员和吸纳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之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两个30%”目标的实现,公众参与既是目标,也是途径,更是保障。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福祉和健康以及经济繁荣的基础,一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工作,科学、系统的调研与研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包含着极为多样的服务价值,合理有效的利用是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变化万千的庞大体系,其调查、研究、保护和利用需要足够庞大的各领域专业人群采取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开展长期系统的工作才能完成。在我国,除了政府对应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做主力军之外,还有一类非职业的、具备一定生物多样性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具有鲜明公众科学特征的志愿者人群,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以及开发利用起着不容忽视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生物多样性领域公众参与的方式、途径和效果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公众科学人群,基本都基于较长时间兴趣爱好的长期实践和积累,普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尤其在野外,就涉及物种辨识、行为观察、分类和部分等的观察记录以及调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较强的“专业”能力。因此,公众参与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就是参加各种类型的生物多样性观察活动。近二十年以来,基于长期的观察和调查,爱好者人群参与或独立撰写并发表的鸟类、植物等领域的调查、研究论文比重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均是公众长期参与的结果。
由于公众科学人群基数大,且动员能力强,非常适合参加覆盖面积广,涉及时间长的大型调查活动。比如国家林草局等诸多部门实施的多轮次全国湿地资源普查、全国陆生动物同步调查等,都有一定数量级的爱好者人群参与,并且这一人群在一些地区占据调查人员相当大的比例,堪称调查活动的“主力军”。此外,我国生物多样性领域公众科学活动因为有较强的协同性,效率高,成效显著,民间组织和公众科学人群之间,公众科学人群与政府部门与专业机构之间形成了良好而高效的合作协同,产生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对我国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和良好的补益。
除了开展日常的生物多样性观察和统计等具有科学性的活动,参加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实施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工作,以及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合作,很多社会组织和爱好者也是生物多样性知识普及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相关活动,如各种形式的文章、视频、讲座、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具有科普教育性和参与体验性的自然教育活动等,机动灵活,丰富多彩,产生着积极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不仅对国家各类宣传主阵地形成有益补充和助力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多元主体和全民参与的作用。
(作者陈槐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沈尤系致公党四川省委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