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课题研究

筑牢“创新三角”激活市场动能

2023-04-18 08:36:37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筑牢“创新三角”激活市场动能

  ——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

  本报记者 杨朝英

  产业创新有规律吗?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大话题。好像有,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不太好确定边界。

  对于以创新为使命的企业家而言,这是道必答题,也是道试错题。

  我们如果分析看似不同的答案,就会发现它们有一部分构成要素实际是重合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将其总结为“创新三角”:人才、资金、市场。

  这不是泛泛的归纳,而是基于对产业经济持续深度观察得出的审慎结论。齐向东进一步解释说,自然界中三角形最稳固。“创新三角”实际就是支撑创新的三个基本维度。彼此之间,形成生态式耦合关系。缺少任何一角,这个结构都面临巨大隐患,对创新的支撑可能瞬间化为零,甚至负数。

  4月11日至13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在上海调研。齐向东作为调研组成员,近距离观察了十几家企业的创新路径,思考的触角也不断延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齐向东接受了人民政协报记者专访。

  我们的专访,围绕“创新三角”展开。齐向东也是一家科技型企业的创始人,思考中自然也多了很多接地气的成分。

  四链融合图破壁

  记者: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您认为,构建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至少需要从几个维度来考虑?

  齐向东: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渐落地生根,我们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抓住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这个产业创新着力点。这也是我们分析产业创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基本维度。

  企业界对这四个维度内涵的认识有基本共识,对四者之间的关系关注相对较少。我个人认为,创新链是核心,其他三链的合力指向就是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彼此支撑,互为前提,缺一不可。

  记者:创新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您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有哪些?

  齐向东: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结果也可能不同。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创新思维能力。思考问题,要尽量逼近本质,不要被现象带跑了。

  比如,问题意识导向。这是很好的思维方法。但我们要注意,产业创新要着力解决那些能解决、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要试图解决一切难题。还有,你思考的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也至关重要。因为所有的产业技术都有一个所处阶段性的问题,社会治理、产业创新都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理。

  举个例子。地铁安检可以用手持仪器在外贴一下,就能检测出瓶子里装的是饮用水,还是违禁品。即便现在的检测技术已经进步到这种程度,机场安检依然沿用多年前的技术和标准,乘客过安检时一定要把电脑从包里拿出来单独检测。这让人感觉有点落后了,是不是?其实它背后有深刻的产业逻辑。所有的安检手段,都是针对曾经出过事故的漏洞设计出来的。我们把它视为对抗性技术的一种。这种技术的特征是,快人一步是最好的技术,快人多步有可能就是灾难。如果不断升级安检技术,“坏人”想钻漏洞,技术也会随之不断升级,陷入一个负反馈循环,社会成本会越来越高,效果不见得最优。

  畅通产业大循环

  记者:您作为安全专家,对产业链的安全性有过很多深度分析。我们想知道的是,在技术体系的安全性之外,您认为还有哪个因素对产业链的安全性有关键影响?

  齐向东:如果从宽一点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有效市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也就是中央一再强调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有效市场”要求价格机制运行正常,价格信号能引导资源配置,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这些内容,我们以前上学时在政治经济学课堂上都学过。现实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招投标机制。它是安全产品从供给方进入需求方的关键机制,也是产业大循环的咽喉。

  记者:您能就招投标机制的有效性,深入地谈一谈吗?

  齐向东:我给你举个例子。网络安全产品的企业用户发布招标文件时,通常会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法,但这是不是最优的选择,其实是可以讨论的。

  网络安全产品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品与服务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单纯的某款产品一旦实现交付,它的性能就是静态、不再变化了。而它面对的外部干扰、破坏是24小时不间断、随时可能发生,是动态的过程。两者要实现动态平衡。二是网络安全服务商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才能有效保证产品、服务的安全高效。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网络安全公司需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保证投入的持续性。

  低价中标的结果,与此正好相反。中标公司的收入不足以支持研发高强度投入,技术水平不能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就会陷入低水平循环,进而导致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不断以低价抢市场,最终导致整个产业在低水平徘徊。市场机制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确实也发挥了作用,但这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有效市场。它并没有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标,反而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良性循环的有效市场出发设计招标制机制,局面就可能有很大改观。如,借鉴在某些(军工、建筑等)行业已经成功运行的“中间价中标”原则。中间价的基本原理是离中间价过高或过低的投标都被排除,越接近中间价越有可能中标。这样通过市场有效博弈,最终形成市场各方都认同的一个合理价位,实现产业与安全服务商相伴而行。

  资金血脉不能断

  记者:绝大部分企业,时不时都会担心一下自己的资金链。这是个共性问题。从产业创新角度看,资金链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或者说,有什么特殊性吗?

  齐向东:对于很多市场主体来说,资金就像血脉一样。但就像大部分人不会天天关注自己的血液,大部分企业对资金链只是偶尔关注一下。而对科创型企业来说,则完全不同。它的资金链要解决持续性问题,要续命的。创新上有个666理论,只有经过665次失败,第666次才可能成功。如果在第300次失败后就没钱了,这个企业可能就没命了。此前的投资也全浪费了。

  记者:要解决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吗?

  齐向东:我认为要从需求方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解决方案。仅从生命周期角度看,最少可以分三阶段。

  大家看得最多的是成熟期甚至已上市的科技公司。他们大部分要么不缺钱,要么就是要做特别大的项目缺大钱。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比较畅通,只要解决好再融资环节的时间效率、提高募集资金使用自由度就可以了。

  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也比较受关注。这类企业缺少的不是融资机会,而是融资之后投资机构的退出问题。只要解决好了这个问题,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机构。

  最不受人关注、数量最多的是初创型企业。他们也最需要融资支持。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是全国六七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如果这些企业都能得到融资支持,大概率从中会走出未来的华为、大疆、字节。

  记者:具体怎么支持?

  齐向东:不是单纯支持,要符合商业原则才能持久、扩面。我认为,银保企互动模式比较可行。

  这个模式有几个环节。一是覆盖面要广。某家银行只服务很少一部分企业,风险过高,动力不足。只有量达到一定级别,概率上盈利才可能覆盖亏损。这个逻辑与天使基金、风投思路有些像,遵循大数原理、高风险高收益对冲。二是监管政策和银行内部考核要有特殊设计。如,银行不良贷款率适当提高、银行信贷员的亏损免责等。三是保险公司发挥保底作用。通过保险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积极性。这也是一个正向循环:银行积极性越高,服务客户越多,盈亏水平越接近社会或行业平均线,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也越强。这个模式的最大保证就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相信创业者们在推动中国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人才激励有保障

  记者:科技公司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才。聚天下英才为己用,是几乎所有科技公司的梦想。您认为,着眼未来,中国科技公司在集聚人力资源方面,最需要哪些支持?

  齐向东:环境方面,地方政府在政策留人方面,能用的基本都用了。公司方面,股权激励是常用且特别有效的手段。当下,人才链要活跃起来,迫切需要解决公司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问题。

  举个例子。某公司年初给予每位骨干员工50万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每股1元,行权日为当年最后一个月。当时股价每股1.2元。考虑到公司前景,以及与当下股价之间的价差,这笔股权激励效果比较明显。

  麻烦出在后边的行权日和出售日。假设股价在行权日涨到每股2元,当天股票市价100万元减去员工支付对价50万元,最后收益50万元,并入“工资、薪金所得”科目进行纳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以50万元收益加上工资为基准,合计当月缴税可能要达到25万元。这意味着他们当月要支付75万元左右的现金。这对于年轻技术人员来说,压力不小,有的需要借款,利息也不低。

  行权日获得的股票,并不能立即出售,一般都有禁售期。其间,股价波动随机。如果解禁期到来之际股价调整到每股1.5元,相比授权日股价这笔激励有不小差价,但员工如果急用钱当日就要把股票卖了,到手只有70多万元,最终算下来还亏了点钱。这样的激励效果可想而知。

  记者:您认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齐向东:前两年,国务院有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不合并进工资、薪金,这个政策就很好。去年底这个政策到期了,应该把它变成长期政策。

  我建议,按照国际惯例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将员工缴纳税费的时点,从股票过户前调整到卖出日之后。这相当于税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边际税率最高45%降到了20%。

  总之,产业创新确实有规律可循。急不得,等不得。有战略定力,也要有时不我待的急迫感。要一个堵点一个堵点解决,最终将彻底打通中国创新链,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