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协商文化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2-06-06 17:07:57 来源:理论研究 我有话说
0

  ◎ 岳梦筠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应该更深入更全面地加强与协商民主体系各个渠道的衔接合作。探索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推动人民群众更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已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促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经济与社会多方面的重大转型阶段,阶层分化、利益调整、思想多元、矛盾凸显、诉求增强等问题频繁外化在基层、影响着基层。基层治理面临问题多元多发和力量缺乏整合“两面夹击”的困境。

  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就是通过引入协商理念、协商机制和协商资源,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把民智民力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体系中,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都秉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是中国式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二者各有侧重:在县级以上多个层次,以界别委员为主体,与党政部门进行的政协协商,协商主题更聚焦、建言更专业、程序更规范;基层协商则直接关涉群众权益,是优化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协商内容更具体、互动更经常、方式更灵活。推动实现二者有效衔接,涵盖全面与具体,兼具广大和精微,可以提供一个广泛和多层相结合、代表性和群众性相统一的解决方案,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增添有力的实践注脚。

  二、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优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有利于提升规范性、突出协同性、拓展广泛性,夯实“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基层基础。

  一是提升运行过程的规范性,更好体现全链条特点。所谓全链条,就是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实现民主过程中形成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协商体现着干群之间的“意见互动”,在此过程中群众通过协商表达意见和诉求,干部精准了解群众想法,这有利于促进基层治理决策更贴近实际,更符合群众需求和期望。但现实中,基层突发事件多、不确定性强,基层协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流程不规范、协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发挥政协协商发育成熟、经验丰富、渠道畅通以及一定的组织和人才优势等,指导规范村(居)民议事会、小区业主协商会、民主评议会、网络对话协商等,可以推动完善基层协商体制机制,助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全链条”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更高程度上得到体现。

  二是突出相互衔接的协同性,更好体现全方位特点。就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而言,“全方位”意味着必须坚持各个协商渠道的全面发展,既要坚持好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各自的优势,又要研究规律、充分借鉴、取长补短,发挥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1+1>2”的效用。一方面,畅通双向参与渠道,引导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提升基层协商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开放式政协,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邀请基层群众代表参与政协协商,在参与主体上实现协同。另一方面,畅通议题互荐的渠道,对于政协收集的社情民意中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可视情转化为基层协商议题,将协商会开到“家门口”“社区里”;基层协商中带有公共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可视情上升为政协协商议题,在议题转化上实现协同。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发展,扩展协商领域,提高协商质量,涵养协商文化,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为其他渠道协商衔接联动提供借鉴,坚实巩固“全方位”的基础。

  三是拓展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更好体现全覆盖特点。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大舞台上,人民群众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全覆盖”的重要推动力量。基层政协委员中,大多是有影响、有威望、有专业水准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代表人士,他们来自基层、来自一线,是行家里手和工作骨干,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他们是参与协商的优质资源,也是引导基层群众开展协商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借助“委员宣讲团”“委员工作室”“委员接待日”等活动载体,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引导委员助力、参与,甚至下沉至社区(村居)开展“微协商”,起到了为党政部门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提供途径、为委员履行职责搭建舞台一举三得的作用。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用现实的、可操作的、贴近群众的具体实践,延长工作手臂、扩大联系面,让广泛参与更鲜活、更生动,人民民主“全覆盖”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关键在搭好共建共享的综合平台

  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不是谁替代谁,而是相互补充、有效衔接、联动互促的关系。因此,必须搭建一个参与度、关联度、协同度高,能上能下、互促共赢的综合协商平台,将政协履职、群众关切、基层治理等几方面需求和相关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这个平台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方参与平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群众是利益主体,也应该是参与主体。分属于各个协商渠道的协商主体,如党政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各界群众代表等,都可以通过双向参与的机制安排,汇聚到这个平台上来,有效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在参与主体上体现充分的人民性,在更大范围内“寻求最大公约数”。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重视平等,参与主体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发言不排主次,在协商中充分体现民主理念。二要增强互动,不念稿子,不各说各话,倡导你来我往、有问有答的互动交流,通过互相启发、良性互动,层层深入、反复沟通,让多方参与更真实更有效。三要注重包容,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前提下,鼓励理性交流、体谅包容,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在商量中不断化解分歧、增进共识、汇聚合力,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是解决问题平台。协商在一线,有一线的特点和特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对话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推动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促进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任务在基层,最突出的难点也在基层。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最主要是整合两种协商渠道的资源,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一是突出实效,在“镇街—村居—网格—楼院”四级,规范基层协商“谁来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协商结果如何落实、如何监督评价落实结果”操作流程,持续关注协商结果落实,为促进解决问题提供方案支持。二是宣传反馈,对于协商中提出的即时能改的问题、立时能办的措施,党政部门立说立行、认真落实的情况,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自身影响力,通过媒体渠道向公众反馈,回应群众关切,也宣传了部门工作,实现从“提出议题”“商量沟通”到“解决落实”“增进共识”的“闭环”。三是贯通解决,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多层次协商衔接机制,对于基层协商解决不了的系统性问题,可以形成民生类或监督性议题,通过政协协商建言反映、讨论解决,构建起能上能下、一体联动、务实有效的工作体系,为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供支持。

  三是民意倾听平台。这个平台,既是全会、常委会闭会期间,委员联系群众,收集民意、参政建言的重要渠道,也是政协更好协助党委政府办实事、解难事的重要载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协商搬到街头、市场、校园、村社、企业等基层现场,组织居民、农民、企业负责人等与委员、专家、部门同志互动交流。发动委员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沟通交流,讲问题、谈看法、提建议,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更好地把党政决策和工作部署宣传下去、把群众诉求和真知灼见反映汇集上来。引导群众真实反映情况,合理反映诉求,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进一步壮大正能量、消解负能量、转化新能量,助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形成“用心去倾听,有事好商量”的浓厚协商文化。

  四是开放共享平台。用好网络媒介这个重要载体和手段,助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一是形式上开放。协商活动主题确定后,在网络提前预告,吸引群众互动讨论,提升公众关注度,广泛征集关注点,协商平台组织方认真汇总热点,并提供给协商参与者,让协商更聚焦;全程图文直播协商讨论过程,让“开放”更直观;参考电视问政,定期回顾协商成果落实情况,让成效看得见。二是范围上开放。全国各地区探索的“委员信箱”“民声连线”“委员网上工作站”“政协云·微建议”“屏对屏”网络议政等,从信箱、到微博、到微信、到APP,收集民情民意的形式虽然在变,但内涵一直没变,就是打破时空限制、广开言路,建立基层协商与政协协商参与主体相衔接的网络渠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三是传播方式上开放。把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尊重新闻宣传规律结合起来,探索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有效方式,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全过程参与、多渠道推介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结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媒体效应增强协商的传播力、影响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被更多的人看到、知道、感受到。

  (作者单位:山东省政协研究室理论处)

  参考文献:

  [1]莫纪宏:“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中国法学》,2021年第6期。

  [2]蒯正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新贡献”,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

  [3]秦德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国家制度支撑与实践体系”,载《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年第5期。

  [4]张明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特征及实现逻辑”,载《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9期。

  [5]王江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结构要素与生成机制”,载《求实》,2021年第5期。

  [6]樊鹏:“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高质量民主”,载《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4期。

  [7]董红、王有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对策”,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8]付建军:“作为治理创新的基层协商民主:存量、调适与内核”,载《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6期。

  [9]张兴宇、季中扬:“新乡贤: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与身份界定”,载《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10]王炳权、岳林琳:“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路径”,载《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1期。

  [11]董石桃:“基层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模式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样态”,载《探索》,2019年第4期。

  [12]许开轶、朱晨晨:“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认同论析”,载《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4期。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