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要闻

推动文化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2022-06-06 09:45:14 来源:人民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邓纯东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时间已过80年,但讲话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文艺事业发展的方针,仍闪耀着伟大的真理光芒,仍对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两个方面谈谈《讲话》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文化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繁荣昌盛,首先必须明确它的定位。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文艺事业在形形形色色、成千上万的行业中,居于什么地位、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事业必须弄清的前提。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与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我们要把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就要使这两者完全结合起来。”“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按照这样的逻辑,今天中国的文化文艺事业,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中的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新发展理念时强调的“协调”,就包含着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事业应该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协调发展的含义。按照《讲话》阐明的文化文艺工作的地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文艺事业论述精神,促进文化文艺事业发展,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文化文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予以重视、谋划发展。第二,文化文艺事业是为国家培根铸魂的工作,文化文艺事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既是重要任务,也是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发展?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这就需要文化文艺事业努力培育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提供鼓舞、凝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第三,文化文艺事业的重大使命是努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通过价值导向好艺术水平高的作品,教育人、熏陶人、鼓舞人、引导全社会。第四,文化文艺事业虽然有些内容具有一定产业性质,有些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畴下的文化文艺事业,不能由市场对文化文艺事业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五,文化文艺的许多产品作为精神文化产品,不仅有价值导向、精神滋养作用,而且有愉悦身心、娱乐大众的作用。但必须明确后者只是形式、不是内容,只是表现、不是实质,文化文艺产品的娱乐功能必须服从于它承载的价值功能。

  另一方面,文化文艺事业如何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文艺事业发展,必须端正方向,这就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方向。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文化文艺发展的方向,关系文化文艺产品的内容质量,关系文化文艺的生命及其社会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必须首先解决这个前提问题,端正文化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深刻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按照毛泽东同志《讲话》阐明的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为人民服务方向论述,推进当代中国文化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特别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文化文艺产品、作品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文化产品生产、销售者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都有益于人民精神品质的提高,而不能唯利是图。第二,文化文艺产品的生产、创作,必须坚持人民立场,把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起来。在文化产品生产、创作中,赞扬什么,批评什么,鼓励、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人民立场与党的立场、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鼓与呼。第三,文化文艺发展必须吸取有益养分,抵制有害的、腐朽的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文化文艺产品生产创作中有一个如何对待古今中外文化、文艺正确态度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国革命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财富,对于外来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态度正确分析、鉴别,吸收其先进、精华的内容,抵制其腐朽、有害的内容,绝不能不加分析、全盘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理念、文艺思想、创作原则。第四,必须反对和制止庸俗化、低级趣味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现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努力为人民奉献精品,要反对出于谋利目的,利用公共平台、动用资本力量炒作艺人、制造明星,引导青少年搞病态式追星等丑恶现象。反对和制止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共文化平台变成资本逐利的舞台和展示失德艺人不健康生活的平台。反对和制止文化、文艺作品中缺少文化含量,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现象。捍卫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应有的文化品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示出思想先进的文化理念、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导向正确的价值引领、深刻厚重的文化含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优质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

[责任编辑: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