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就业,两手都要抓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 胡卫
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内疫情等多重压力影响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实现了平稳开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这个数据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5%左右,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今年1至2月的经济运行势头还是十分强劲的。但3月以来,上海等地疫情的大规模反弹,对一季度经济增速造成严重拖累。
疫情防控压力急剧增加,对经济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显现。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仅体现在3月份,在二季度仍有延续。这种影响分别通过供需两端及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等多个渠道得以体现,已经成为左右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我们要统筹做好保就业与抗疫的相关工作。“稳增长”最需要关注的是就业问题。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有所增加,就业压力有所加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在疫情之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就业岗位。同时,创业创新发展态势持续,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增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也有利于就业市场供需的衔接。
下一阶段,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减负稳岗扩就业,积极稳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做好大学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再就业的培训,扩大失业保障的范围等。
在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遏制经济下滑趋势的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以更大力度支持经济,同时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中低收入人群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通过稳投资、促消费、保就业,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