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如何“智”取?
在数字经济、数智生活背景下,应急管理正朝着“智”理方向前进。那么,应急之“智”应为何智?“智”理成果又当如何?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对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应急管理部上述负责人表示,应急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效率,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破解基层人少质弱难题的重要手段。
为此,以支撑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和大震巨灾应急救援为牵引,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应急管理部坚持集约化建设、融合式发展、扁平化应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例如,我们以‘三网融合’的云计算平台、应急指挥专网、云视频会议系统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实现‘弯道超车’,依托卫星、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应急专用频率、前突通信队伍等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有效解决了‘三断’条件下应急通信保底难题,煤矿、危险化学品、尾矿库实现了监测联网全覆盖,建设推广了应急指挥‘一张图’、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互联网+监管执法’等一批龙头应用,以国家灾研院、安研院、城安院组建以及重点实验室创建、重大项目申报实施为标志的科技创新局面基本形成,科技信息化以智取胜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上述负责人表示。
另据我们了解,对照“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求,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是推动现代智能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基于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技术和广域覆盖的宽带网络,实现了6900余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3300余家煤矿和540余座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全部监测联网,启动首批智慧矿山和智慧园区应用示范建设,积极构建企业级“5G+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管控平台,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助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快速提升。
数字经济的一个目标是消除数据“孤岛”“烟囱”,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从应急管理角度看,当前我国公共数据使用的效率又是如何?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健全多部门协同的灾害事故信息报送、预警发布、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机制。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重点深化数据治理和服务,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联通、融合共享,加强应急基础信息统一管理和互联共享,强化灾害事故现场信息采集能力,构建全国一体化应急管理大数据资源体系,提升全要素、全口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能力和实时共享服务能力。”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将锚定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总目标,围绕建设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智能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智慧应急大脑”,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总部信息化配套基础设施和达到世界行业领先水平的国家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具备全面汇聚全国灾害事故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和灾害事故信息、实时采集综合呈现灾害事故现场动态信息、全程可视化模拟推演灾害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及多手段通信融合保障前后方音视频互通等能力特点。
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有力助推了应急管理现代化。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人民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未来,我们可以对“智慧应急”有哪些期许?
“面对大震巨灾,应急救援最先要迈过的就是‘三断’坎儿——路断、网断、甚至电也断,该如何保障应急通信?为找到答案,我们瞄准‘单兵数字化、战场网络化、作战可视化’的新型应急救援模式,构建应急战术互联网,研发数字化现场指挥调度平台,加快推进应急救援数字化战场建设。”上述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智慧应急”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新局面,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以高水平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崔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