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课题研究

从历史中汲取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人民政协70多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启示

2022-03-25 16:07:09 来源:理论研究 朱昔群 王光鑫我有话说
0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行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治制度。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人民政协70多年光辉的发展历程

  在解放战争即将迎来最终胜利的前夜,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这样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深入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人民政协制度也由此发端。

  (一)在长期争取民主的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结下了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深厚友谊,通过协商建国奠定了人民政协制度形成的坚实基础。抗战胜利后,民主运动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许多民主人士和爱国知识分子积极组织起来,陆续组建了一些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1946年1月召开的由国民党组织的旧政治协商会议,虽有一定成果,但国民党不能容忍、也难以承受真正的民主改革,“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在与国民党政权进行民主斗争的过程中,相近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斗争经历以及在现实政治活动中同舟共济、携手合作中形成的深厚友谊,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走得越来越近。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倡议得到民主党派热烈响应,新政协的筹备由此开启。1949年1月,李济深等几十位民主人士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些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揭开了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人士都认为:“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必须召集一个包含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人物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选举代表这个共和国的民主联合政府,才能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是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大家认为只有这一条道路,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正确的方向。”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二)人民政协积极推动各项社会改革,踊跃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讲:“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协商”,“我们的政协是有事情做的”,“我们的事业很宽广,每年都发展,我们不怕人多”。周恩来也指出:“政协不是没有事做,而是可做的事很多,将来会更多,越接近社会主义建成,问题越复杂”,“工作也越复杂”。他还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不仅在现阶段需要长期共存,而且一直要共存到共产主义”。人民政协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政治学习、国际活动和文史资料的搜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开展各种协商讨论、提出各种意见建议。

  (三)人民政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懈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指出:“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他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人民政协迎来了新的发展繁荣。

  人民政协的团结局面进一步扩大。邓小平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任务是十分光荣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职能,确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制度保障。

  (四)人民政协坚持性质定位,紧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开拓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人民政协进一步准确把握性质定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人民政协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人民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他号召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人民政协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人民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如紧紧扭住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协商建言,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引导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发挥各民主党派界别优势,提出各种代表所联系群体共同心声的政协提案;加强同港澳台侨同胞的团结联谊,汇聚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奋力创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形式、新方法、新路径,推动“监督性调研+双周协商座谈会”方式等。这些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心聚力,开拓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二、从历史中汲取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政协70多年发展的光辉历程,证明人民政协制度的正确性和必然性,证明了人民政协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证明人民政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和重要形式。在这个光辉历程中,人民政协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做好政协工作的一系列原则要求,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初心,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统一战线必须有坚强的领导骨干,能够有力地领导同盟者。各种民主力量由于历史和现实政治的原因,没有形成强大的政党,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这个领导重任并领导同盟者取得胜利。体现在人民政协制度中,就是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协商、参政议政,实现“有事好商量”的良好政治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70多年的历史也证明,有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才有了团结凝聚的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才能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二)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的性质定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民主重要实现形式的性质定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和事业的不断发展。

  人民政协是具有最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标志。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70多年发展史的主题,实现紧密团结,发展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政协成立之初,董必武曾讲:“参加政协的成员,甚至包括了昨天还拿枪反对我们的敌人,这点正是我们的成功,说明我们统一战线的广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从人民政协7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协商民主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更好协调关系、凝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坚持围绕中心任务,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凝心聚力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的目标而奋斗,始终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凝聚和贡献力量,共同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图伟业。

  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只有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国工作的大局,才能把各种协商事项充分落实,才能有所作为、多作贡献,人民政协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繁荣。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凝聚人心力量,为改革发展增添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中心任务就是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改善和保障人民生活。”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建言献策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关切等方面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改革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助推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民政协制度植根中国大地,代表人民利益,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充分汲取和吸收人民政协辉煌历史的发展经验,团结凝聚最广大的力量,有利于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助力!

  (朱昔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王光鑫: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生)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