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泉城商量”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逻辑与启示
◎ 济南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发展党的人民政协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明确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使命任务,为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济南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关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创建了“泉城商量”平台,邀请政协委员和各方代表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度调研,反复商量,增进共识,并向社会广泛传播,进一步释放了专门协商机构的效能,丰富了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地方实践。平台创建以来,共开展了37个专题“商量”,主题涵盖经济、城建、民生、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市政协各界别、市级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区县政协、60余个市直部门、千余名四级政协委员、近千名基层群众参加。“泉城商量”已经变成全城“商量”、全程“商量”,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对“商量”平台作出重要批示、多次给予肯定,指出“‘商量’平台,既助力科学民主决策,又推动工作贯彻落实;既反映民声,又引导民意,体现了双向发力的特色和优势”。
一、“泉城商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价值意蕴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济南市政协的“泉城商量”平台,从创建、运行,到改进、提升,都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作为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南,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的使命担当。“泉城商量”平台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在商量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需求。“泉城商量”自创建以来,每个专题都邀请一个市级民主党派协办或参与,引导他们在平台上积极发表意见,努力凝聚共识。“泉城商量”平台正是在明确自身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定位的基础上,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重要部署的具体体现。
(四)发挥政协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泉城商量”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新鲜实践,通过邀请各方代表开展“商量”,助力将良策汇于基层、矛盾化于基层、力量聚于基层,发挥了政协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也是落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融合的进一步探索。
二、以“泉城商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特色优势
“泉城商量”创建以来,济南市政协着眼于推进特色化制度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其凸显了人民性、平等性、开放性、联动性、程序性和实效性特点。
(一)坚持人民性,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泉城商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商量”。一是选题体现人民性,让“商量”接地气、合民意。主要就关系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选择小切口、大视野的题目,从民生实事难事入手开展“商量”。选题有的由市委市政府交办,有的从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为民办实事中选择,有的从委员意见和委员提案中筛选,有的通过媒体从群众中征集。比如,“建绿透绿”“社区居家养老”“口袋公园”“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绿道”“幼儿教育”“青少年成长”等专题,都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二是参与主体体现人民性,完善“4+N”参与模式。每个专题“商量”都由“4+N”方面人士参与。“4”是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政部门、群众代表,“N”则包括各民主党派、各界别、与议题相关的群体代表等。每一专题直接参与“商量”的全国、省、市、区4级政协委员五六十人,各界群众几百人次。比如,“提升城市品质”专题“商量”,邀请了驻济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省、市、区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围绕城市管理、小区治理、垃圾分类等开展现场商量,强化公众参与,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三是“商量”过程体现人民性,更好了解群众关切,反映群众意愿。在活动方式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政协协商从会议室来到街头、市场、校园、村居、企业等基层现场,当面听取群众意见,“商量”后及时将成果反馈给各界群众。
(二)坚持平等性,营造平等包容的协商氛围。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平等包容是人民政协与生俱来的属性。“泉城商量”始终把平等议事原则贯穿全过程,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注重营造平等、包容、理性的协商民主氛围。一是主体平等。各方在“商量”平台开展协商,无论是党政部门、委员、专家,还是有关群众,大家地位平等,开展充分交流。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各方代表开展“圆桌商量”,体现了人民政协平等议事的传统与特色。二是强化互动。坚持把互动作为深化协商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推进“商量”参与各方互动,在长时间、多频次的现场调研、现场商量中,提倡畅所欲言,鼓励有问有答,各方你来我往、反复沟通,互动更频繁,交流更深入;另一方面,推进“商量”与社会各方互动,借助媒体和互联网,及时向社会推送“商量”各方面信息、收集群众反映,通过“线上线下”强化与社会的互动。三是注重包容。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强调摸实情、说实话,真商量、不作秀,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诉求,努力“商量”出共识、“商量”出团结、“商量”出力量,找到社会各界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三)坚持开放性,提升参与度、扩大传播面。政协是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保障、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不断扩大政协工作的开放度,是发挥好“渠道”“平台”作用的应有之义。“泉城商量”创建以来,始终注重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手段开展商量,不断增强公开性,提高透明度。一方面对“商量”参与者公开,着力健全完善信息公开和知情明政机制。“商量”前,向参与者提供翔实的议题资料,多次组织各方深入现场充分调研,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让大家熟悉政策、发现问题、了解动态、掌握进展,确保参与各方在充分知情的状态下交流、沟通、商量。另一方面对社会公众公开,通过打造“泉城商量”全媒体矩阵,不断增强“商量”的传播力、穿透力。创建以来,济南市政协组织20余家驻济媒体组成全媒体矩阵,全程参与、全程记录“商量”选题、现场商量、集中商量、跟踪反馈等各环节,通过图文直播、短视频、电视节目等形式,进行全域、全程传播。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长篇报道,新华网、今日头条等纷纷点赞。
(四)坚持联动性,推动“泉城商量”变“全城商量”。加强各级政协工作联动协同,是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泉城商量”创建以来,始终强化一盘棋思想,积极推动“商量”向基层延伸,让“盆景”变“风景”,让“泉城商量”变“全城商量”。从济南市政协开展“商量”到市域区县、镇(街道)全覆盖,再到各方面探索开展“商量”,逐步推进,梯次展开。一是区县政协参与市政协“商量”。每个专题都确定由市政协主办,1个或几个区县政协协办,让区县政协的相关工作安排、工作队伍等直接融入到市政协“商量”中来。每年,各区县政协都能参与1至3个专题,有的专题直接由区县政协承办。比如,2020年“做大平阴玫瑰产业”专题“商量”就由中国玫瑰之乡——平阴县承办,该专题协商成果直接促成了玫瑰成为济南第二朵市花。二是区县政协搭建“商量”平台。在市县政协联动的基础上,济南市政协及时推动区县政协搭建“商量”平台,自主开展“商量”,实现了全市12个区县政协“商量在区县”的全覆盖。三是在界别和镇(街道)建立商量工作室。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已在市政协、各区县政协和街镇政协委员联络室以及部分界别组、委员单位挂牌成立200多个商量工作室,围绕基层治理实事、发展要事、民生难事等,开展了诸如社区停车难、社区大食堂、留兰香产业、农村电商发展等200多个专题“商量”,发挥了助力发展、惠及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了“有事好商量”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程序性,提升“商量”平台制度化水平。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健全的工作制度是人民政协制度成熟定型的体现。“泉城商量”创建以来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边探索边总结,及时用制度把“商量”的规则和程序确定下来,确保“商量”有序开展。一是推动“商量”纳入全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济南市委市政府对“泉城商量”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印发《济南市开展“商量”的实施办法(试行)》,《济南“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强用好‘商量’平台”,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参加“商量”活动,对协商议政成果作出批示,为全市“商量”平台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健全党委领导“商量”工作机制。每年制定《年度“商量”工作计划》,纳入《年度政协协商计划》,提交市委常委会会议审定,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全市,确保“商量”在市委领导下有规有序开展。三是完善“商量”运作程序。陆续制定了《“商量”工作规程》《“商量”工作流程》《关于深化提升“商量”平台,推动“双向发力”的实施意见》《建立商量工作室推进“商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的意见》等,为提升“商量”画出了路线图,确保“商量”既简便易行、灵活开展,又有据可依、有序可循。
(六)坚持实效性,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和成效。政协工作应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泉城商量”创建以来,始终坚持质量导向、实效导向,把双向发力、提质增效贯穿“商量”全过程,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和成效。一是把“商量”过程变成建言资政、推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商量”中,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与委员、专家、有关群众共同就全市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问题找得更准、对策提得更有针对性,有力促进了意见建议纳入党政决策程序。比如,“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专题“商量”形成的成果,分别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省政协和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围绕济南黄河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开展“商量”,从体现生态保护、展现黄河文化特色等方面提出建议,引起了编制规划的外国专家团队的重视,专门到市政协听取“商量”的建议,建议采纳情况专门向委员和群众进行了反馈。二是把“商量”过程变成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开展“商量”的中心环节,贯穿于选题、调研、协商、反馈等全过程,使“商量”进一步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协商平台。比如,在民营经济专题“商量”,参加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企业家,现场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省、市委的具体举措,为坚定全市民营经济界人士对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把“商量”过程变成民主监督、推动落实的过程。对“商量”中提出的即时能改的问题、立时能办的措施,党政部门立说立行,认真落实;对“商量”的成效,也会在下一期“商量”专题片中通过“前情回顾”进行落实追踪、向社会反馈。比如,围绕“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纾困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开展“商量”时,市委常委、副市长带领多位局长参加。局长们积极回应,现场认领问题、解决问题。“商量”成果专报市委市政府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转几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位市委常委、副市长,并要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分解任务、督导落实。
三、以“泉城商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经验启示
经过近5年的实践,“泉城商量”不断发展升级,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了一些经验启示。主要有:
(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泉城商量”创建以来,济南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商量”平台经市委批复同意后创建,将年度“商量”工作计划纳入政协协商计划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重要问题和事项及时请示报告,确保“商量”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争取党委支持,才能确保政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政协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发挥好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做到一切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开展。
(二)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指导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政协事业发展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引,有充足的理论准备。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泉城商量”平台的创建,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成果,就是立足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在“商量”平台运行过程中,济南市政协始终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要求,力求凸显“专门”优势、把握“协商”原则、强化“机构”保障,更好释放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和活力;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紧扣改革发展献计出力”的指示要求,自觉把“商量”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更好发挥“商量”平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重要作用等。发挥好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三)坚持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泉城商量”创建以来,始终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坚持主要任务是协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建协商平台。要深刻认识各级政协共有一个组织名称,共有一部政协章程,共有一分政治责任,都是专门协商机构;深刻认识政协作为组织和承担协商任务的机构,不是协商主体,而是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是“和”政协协商,而是“在”政协协商;深刻认识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努力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实际效能。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泉城商量”平台创建以来,济南市政协坚持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让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开展政协协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民生领域重要问题建言资政,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五)坚持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以开放的眼界、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胸怀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是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新理念、新知识不敏感、不接受,一切凭经验、凭传统办事,其工作必然会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跳出政协看政协,每增加一个开放的元素,政协工作的创新就会有大的提升。“商量”相对于既有政协协商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理念开放、公众开放、媒体开放等方面,正是这些开放的力量,影响、带动、提升、丰富了协商形式。比如,济南市政协积极推动“商量”进校园,依托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青春版商量”,让青少年学生在参与“商量”的实践中,增强“有事多商量”的意识,感悟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坚定对中国式民主的制度自信。
(六)注重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中打造特色品牌。“商量”平台创立之初,济南市政协就将其作为一个协商品牌去打造,而不是作为一般性的工作任务去完成。济南市政协制作了“商量”LOGO,确定了“有事好商量,济南政协邀您来商量”的推介语,制作了体现“商量”元素的桌牌、笔记本等,形成了相对规范、可供推广的程序环节和标准体系。总之,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搭建好协商平台,要坚持把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要求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以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精心谋划协商工作、持续打造协商品牌,要让政协工作在彰显品牌效应中实现创新发展。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创建“泉城商量”平台,是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的有效途径,抓住了市县政协工作的“牛鼻子”,丰富和发展了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地方政协实践,契合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济南市政协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完善提升“泉城商量”平台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着力点,创新形式、健全制度、提升成效,努力打造政协协商的“济南样板”,为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