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地方实践

切实发挥政协党组织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2022-03-23 17:08:56 来源:理论研究 杨艺文我有话说
0

  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仅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也是政协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面对新时代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北京市政协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在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协商议政提质增效和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等方面加强领导,为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在广泛凝聚共识上切实加强领导

  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是专门协商机构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协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工作重心所在。在凝聚共识上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凝心聚力,通过人民政协的制度运行、民主程序和有效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内在认同和政治共识。

  一是通过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共识。近年来,北京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健全完善了市政协党组、各专委会分党组和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上下贯通一体化运行的组织体系。围绕做好凝聚共识工作,政协党组从政治上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凝聚共识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把凝聚共识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委员之中实现全覆盖。专委会分党组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把凝聚共识融入调研、视察、协商、监督等各项履职工作中,体现在议题设计、活动组织、成果反映等各环节,推动委员在深入协商讨论中形成共识。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着力引导党员委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协商议政活动,宣传大政方针、听取意见建议、主动解疑释惑,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凝聚共识工作。实践表明,政协党的组织是凝聚共识工作的主心骨,发挥政协党组织全覆盖的优势,把凝聚共识落实到工作要求、具体任务、履职环节上,就能够使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得到切实发挥。

  二是通过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凝聚共识。凝聚共识首先是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必须通过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丰富实践探索来实现。构建学习体系。市政协党组率先制定关于加强学习工作的意见,并通过主席会议作出安排部署,将党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对全体委员的普遍要求。构建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主席会议学习与常委会会议学习相互贯通、委员学习与机关学习相互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效融合的学习体系。聚焦思想武装。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全体委员编入学习座谈小组,每季度确定主题,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以理论研究成果提升党组织凝聚共识的领导力。打造学习品牌。以“政协报告厅”为主体,形成党组成员担纲的“委员读书群”、专委会举办的“委员讲堂”、委员参与的“感悟经典”、专家主讲的“今雨书院”等各种载体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学习格局。创新活动形式。以“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为教育主题,引领委员学“四史”;与《觉醒年代》《我们那一天:百年庆典中那些人和事》等主创团队进行思想交流,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委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委员特长,组织开展政策知识宣讲、创作百米书法和绘画作品、录唱红色经典歌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礼赞党的百年华诞,在抒发爱党爱国情感中凝聚共识。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在凝聚共识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政协党组织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聚焦重点、丰富形式,推动思想武装走深走实,使各界委员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是通过促进党外委员知情明政凝聚共识。做好政协内部凝聚共识工作,重点在于促进党外委员知情明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市政协加强与党外委员联系联络,建立专题视察考察、定期走访沟通制度,使委员的思想认识与国家发展成就同频共振。精心设计考察活动,如促进党外委员及时了解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重要突破、领略航天科技重大成就、感悟脱贫攻坚重要成果、认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使委员在感悟新成就新变化中领悟新时代新思想的伟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凝聚共识既要靠深入系统的理论学习,也要靠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建立健全党外委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常态化机制,是政协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以创新性思维、务实性举措,在激发委员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中达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目的。

  二、在推动协商议政提质增效上切实加强领导

  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推动履职提质增效,是新时代政协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政协党组织加强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协党组织应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协商议政的全过程各环节,为专门协商机构发挥好“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提供政治保证。

  一是在协商议题征集过程中体现领导。广泛征集协商议题建议,制定协商工作计划,是有序推进协商议政的重要前提,也是在协商议政中体现党的领导的具体表现形式。市政协党组在市委的领导下,负责议题征集过程中的统筹协调工作。经过市委统一部署,各专委会对党政部门、各党派团体和各界委员提出的议题建议进行汇总,对需要进行协商的加强统筹;经过市政协党组主要领导听取党政主要领导意见,形成协商工作计划草案;再经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下发实施。协商议题征集的过程,既做到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又贯穿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图,使形成的协商工作计划能够得到各方面认同,做到政协的协商议政与党政中心工作相向而行。

  二是在协商计划的组织实施中坚持领导。组织实施好年度协商工作计划,是对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协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强化组织部署。市政协党组专题研究协商计划实施方案、会议协商形式,确定责任主体、做好任务分解、明确完成时限,把组织实施协商计划作为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党组成员负责分工议题的牵头领导,带队深入调研,就所涉及的重大问题、重要观点把好方向大局。加强政治引领。专委会分党组在议题调研组设立临时党支部,组织理论政策学习,网上推送相关信息,促进委员知情明政,在议题组织实施中加强政治保障。发挥带头作用。参加协商议题调研的党员委员带头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带头进行调查研究,带头发表真知灼见,带头凝聚思想共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把好关键环节。协商议题调研结束后,有关协商会议的方案、综合调研报告、会议发言材料、会议组织筹备等都须经政协党组或专委会分党组研究把关,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协商议政的关键环节。协商计划组织实施中,市政协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的领导和保障应当是全方位全链条的,必须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项具体工作中,确保各项协商议政工作高质量、高水平落实市委要求。

  三是在提高协商议政质量上加强领导。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是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政协党组织加强领导的必然要求。把握质量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政协提出的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意见,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双向发力、增进政治共识,服务中心大局、科学建言资政、注重协商实效,促进民主团结、尊重包容差异、善于聚同化异。规范协商议政。市政协党组主持制定协商工作规则,围绕协商内容、协商计划制定、协商成果转化、协商文化培育等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协商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展质量评价。邀请政协委员、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政协开展的协商议政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是推动政协履职提质增效的关键,政协党组织应切实负起责任,以规范程序、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促进协商议政质量不断提高。

  三、在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上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框架内进行,进一步发挥好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特色优势。政协党组织应当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积极实践,为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作出机制性安排,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是健全完善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制度机制。人民政协是我国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政协党组织担负着为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彰显多党合作优势的重要使命。2021年4月,报经市委同意,市政协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工作中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在政协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四个方面13项制度机制,主要包括与各民主党派沟通协商机制、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协商议政机制、民主党派在政协开展经常性工作机制、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在政协参政议政人事安排机制等,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市委的高度认同和好评。我们感到,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在政协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关键。政协党组织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把成熟的做法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为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作出政协贡献。

  二是为各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搭建实践性平台。围绕《意见》的贯彻落实,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推进实践探索。在全体会议上,重点安排民主党派作大会发言,有意识地安排各民主党派界别委员在界别联组会、专题座谈会上发表意见;在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安排民主党派常委或委员代表本党派发表意见;在议政性主席会议上,安排未有主委担任政协副主席的民主党派委派本党派担任政协副秘书长的同志发表意见。坚持用好议政会这一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有机衔接的专门协商平台,邀请市主要领导主持会议发言环节,直接与参会的各民主党派委员、成员互动交流。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集体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由市政协主要领导阅批,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推动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会议上发表的重要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派提案,及时交有关方面研究办理。这些举措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普遍欢迎。事实表明,这些参政议政平台的搭建,既为政协组织贯彻执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特色提供了制度性实践,也为激发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营造了民主协商的浓厚氛围。

  三是拓展与各民主党派联系沟通的渠道。密切同各民主党派的联系沟通,既是深化合作共事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水平的重要渠道。定期交流走访。市政协党组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带队走访民主党派界别,或者召开党派界别负责人座谈会,就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有关协商议题和政协工作,进行交流沟通,听取意见建议。规范日常联络。召开秘书长会议,就提交主席会议和常委会会议的重要议题事先与各民主党派专职负责人进行协商讨论,统筹协调各民主党派参与政协重点履职活动。健全联系制度。明确党组成员和专委会分党组成员与民主党派重要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委员的联系联络和谈心交流。扩大资源共享。应民主党派要求,市政协为委员组织的学习活动、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展的业务培训向各民主党派成员和党派机关干部开放,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实践证明,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提高政治协商水平,畅通日常联系沟通渠道十分必要。政协党的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升,在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中,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协力、凝心聚力,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优势与实践效果。

  (作者: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