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协商文化

委员眼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25个“稳”字,带出一串新思路

2021-12-14 10:06: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14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崔吕萍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分析研判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用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话说,会议亮点很多,有许多新的提法。但总的来说,会议前后用25个“稳”字,强调了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总基调。

  为何要稳?

  释放压力,找平衡点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社会传递的重要信号。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看来,宏观政策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较高增速、较低通胀、较好就业的良好局面,与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是分不开的。“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关键就是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王一鸣这样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王一鸣对本报记者表示,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实行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等领域增加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要有机结合。王一鸣为此建议,统筹考虑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明年政策空间的平衡,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稳定市场预期。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稳的同时

  有新意和提信心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看来,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很多,也有许多新的提法。

  张占斌对本报记者表示,会议提出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预计2022年基建投资或成为支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力量。

  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张占斌看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也是本次会议的新提法。整体来看,202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更好地协调联动,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跟进,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更有效动能。

  张占斌同时表示,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相关内容已连续多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次会议提出要“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有新意:一方面,当前购房者、开发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市场参与主体预期普遍不够稳定,合理引导各方预期,有利于释放正常的购房需求、住房领域健康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稳步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讲,稳预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中可以看出,房企“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亟待改变,企业通过高杠杆、高负债实现高速发展、快速扩张的模式已接近尾声,房地产行业正从增量开发到存量运营时代转变,企业需要顺势而为,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过去依赖房价、地价上涨驱动的“土地财政”模式也亟须转变。

  而面对当前经济的复杂局势和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张占斌提出,我们必须要想尽各种办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大量的市场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内在动力,必须充分信任、尊重、依靠、爱护、理解企业家,真正发挥企业家在推动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特殊作用。要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创业创新、诚信守法、回报社会、注重契约、胸怀天下的精神。要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防垄断和反不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张占斌表示。

  稳中求进

  以市场主体活力促共同富裕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中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叶青对本报记者表示,只有不断激发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活力,才能有效增加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健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民营经济中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应结合各类企业特点和需求,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指导,通过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完善层面保护和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应通过政策指引,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六稳”“六保”,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中小微企业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中创造价值、激发内生动力。

  二是完善创新环境,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中小微企业总体产业层次较低,科技水平不高,抵御外来风险能力较弱,创新发展能力总体不足。因此,应加强中央财政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中小微企业创新,推动大中小企业合作,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此外,还应继续支持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引导中小微企业集聚化、专业化发展。

  三是改善就业环境,增强中小微企业人才吸引力度。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汇聚人才方面存在短板,员工流动性强,团队不稳定是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将吸纳就业与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减税降费等扶持政策挂钩,为中小微企业参与人才奖励、人才评优以及人才落户等提供平等机会,提升中小微企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能力,积极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加强就业文化建设,转变就业观念,让更多求职者自主自愿走进中小微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石。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