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一老一小,建设全龄友好型环境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 伍小兰
老龄化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要求建设以适老适幼为重点的全龄友好环境。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理念,指出儿童的福祉是健康人居、民主社会和良好管理的终极指标。201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提出十项儿童权利与城市规划原则。2007年,WHO发布《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将老年友好城市界定为“能够防止和纠正人们在变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问题的城市”。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生活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新焦点。全龄友好环境建设的提质升级,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以促进健康老龄化为建设目标。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7岁,预计2030年将达到79.0岁,进入名副其实的长寿时代。应加强科学研究,基于循证策略优化环境设计,将全龄友好环境建设聚焦到促进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活上,从孩童期就开始促进健康老龄化,充分发挥室内外环境的健康效应。
二是以全龄友好型社区为建设重点。将终生社区、百年住宅的理念全面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住宅建设,在住房、交通、城市环境等领域广泛应用通用性设计和包容性设计技术,推行“住房-健康-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
三是以技术创新为建设引擎。在当前老旧小区改造中,亟待创新老旧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体系,解决改造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住宅作为社会优良资产的长久使用。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充分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化居家社区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