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要闻

百年统一战线与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政治责任

2021-11-29 11:35:36 来源:理论研究 王新尚我有话说
0

    【摘要】统一战线始终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人民政协由统一战线而产生、因统一战线而存在、随统一战线而发展。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人民政协自成立起就始终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并随着统一战线的发展而发展。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制度精华,与统一战线须臾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深刻复杂的形势变化,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新使命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刻汲取党的百年统战工作经验,更加注重发扬人民民主,更加注重规范同各方面的联系,更加注重延长工作手臂,不断创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载体和形式,广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关键词】人民政协 统一战线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政治责任 社会团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条根本要求,强调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回顾百年奋斗历程,统一战线始终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服务党的总体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统一战线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人民政协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切实承担好政治责任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党的百年统战史表明,统一战线组织始终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这一切都和党的统一战线密不可分。

    (一)人民政协由统一战线而产生。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人民政协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从具体角度看,则直接发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实践,直接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立新中国政权的伟大创举。人民政协成立之前,我们党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但这一探索和努力从未停止。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我们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之成为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联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文化界筹划成立了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向国民党提出组建民族统一联盟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研究制定了《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和联盟组织规约,但最终没有被国民党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有实无形。只有到了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时候,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组建全国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才在事实上成为可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围绕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作出丰富的政策阐述,进行了光辉的统战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统一战线成为党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一切困难、完成历史任务的重要法宝,为人民政协的诞生奠定了实践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才在组织上完全形成。

    (二)人民政协因统一战线而存在。人民政协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最根本的是源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但这种内在需要,是通过统一战线的逻辑而展开的。在一些重要历史节点,统一战线组织这一根本性质对人民政协的存在和发展总能起到举旗定向的决定性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针对当时还要不要政协、政协能不能仍然作为政权机关存在的想法,1954年12月,周恩来同志指出,“这两种想法出于同一来源,就是不懂得政协本身是统一战线的组织”;“人大既开,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政权机关作用已经失去,但政协本身的统一战线的作用仍然存在,……今后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不起作用”。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政协章程对此作出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他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任务是十分光荣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自人民政协成立以来,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始终未变,发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作用始终未变。当然,人民政协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但从我们党的角度来看,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更带有根本性。

    (三)人民政协随统一战线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是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人民政协是组织载体、工作形式。统一战线直接决定、深刻影响着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主要职能、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深刻影响着人民政协,预示着人民政协工作的深刻调整。新中国成立之初,统一战线是四个阶级的联盟,人民政协重点协助党和政府处理好阶级关系、劳资关系和公私关系、党派关系、民族关系,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后,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后来又逐渐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纳入其中,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随之发生重要变化。二者只有覆盖数量多少上的不同,没有结构和领域上的差异。统一战线任务作用表述的每一次重要变化,都开辟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的巨大空间,也为发挥统战组织作用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指导、基本政治保障和强大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之后,人民政协坚持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重要任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努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五大关系”和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党的百年统战史表明,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直接依据。人民政协自成立起就始终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并随着统一战线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制度精华,与统一战线须臾不可分。

    二、百年统一战线的新变化及其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对统一战线工作和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发挥作用提出的最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也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形势变化。从国内看,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特别是美国视我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不择手段对我国进行围堵打压,民族、涉疆、涉藏、涉港、涉台等统一战线相关领域已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进行干扰破坏的重点和焦点,统战工作越来越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方面。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更加需要不断巩固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切实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发挥统一战线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等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从统一战线自身看,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工作领域更加宽广、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不断壮大,知识分子大众化趋势日益增强,统战工作的对象“单位人”占比大幅下降,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由“现实人”向“虚拟人”转换,由“国内”向“国际”拓展,统一战线成员的诉求更加多样,工作范围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这些都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深刻理解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发生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民生到求民主、从求平安到求公平、从求知情到求参与的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要求人民政协发挥优势,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凝聚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还要求人民政协更加关注如何推进和实现民主,在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上献计出力、凝聚共识。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需要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政治责任提出的新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看,人民政协担负着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凝心聚力方面责无旁贷,应当自觉肩负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责任,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深刻理解把握国家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具体而言,如何把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如何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有效运作、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如何使人民政协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为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人民政协必须回答的崭新时代课题。回答时代课题,首先需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围绕人民政协发挥职能作用来展开,不断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广泛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有效地参与国家治理。

    四是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协履职工作中心环节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对内凝聚共识、对外传播共识的任务更加繁重。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社交APP等自媒体给凝聚共识工作带来新的变量,网络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更加需要围绕中心环节来布局,力量向中心环节倾斜,形式围绕中心环节创新。

    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更好承担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人民政协发挥职能作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和“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不同,人民政协所面临的政治社会环境不同,发挥统战组织作用的责任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发挥统战组织作用,就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刻汲取党的百年统战工作经验,更加注重发扬人民民主,更加注重规范同各方面的联系,更加注重延长工作手臂,不断创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载体和形式,广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同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的关系。二者关系的实质就是团结和民主的关系。我们党建立统一战线,其直接目的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实现党的使命和任务而奋斗;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即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政协从成立之日起,就是统一战线组织,其最终目标和任务也是要实现人民民主、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统一战线发展史表明,统一战线必须依靠发扬民主、依靠人民支持,才能不断得到巩固。人民政协承担政治责任、发挥统战组织作用,也必须通过发扬人民民主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政协发扬协商民主、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既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目标和使命,也是实现人民内部广泛团结统一的必然手段和路径。因此说,人民政协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同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不可分割。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通过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广泛社会共识;同时,要更加注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广泛社会共识,为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增进人民民主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完善人民政协贯彻执行党的多党合作政策的工作机制。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健全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发挥人民政协统战组织作用,首先要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发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的作用,规范和强化多党合作,这要求人民政协建立一套适合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功能的体制机制。一是在政协探索建立各民主党派的召集人或发言人制度。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要求:“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讨论协商,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作出机制性安排。”工作中,以党派名义开展活动、发表意见的实践和做法早已存在,只是尚未形成党派履职召集人和发言人制度。可探索设置党派履职召集人和发言人。这个召集人或者发言人,可以是政协委员中的党派领导人、负责人或本党派指派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或社会活动家,可以是常任的,也可以是根据履职需要临时指定的,但应该是明确的。通过他们来体现各民主党派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参与功能,有利于彰显多党合作机构的制度优势和特色。二是完善各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机关工作的体制机制。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政治活动,不仅表现在以政协为平台所进行的履职工作上,也应该表现在各民主党派对人民政协工作本身的深度参与上。党中央明确要求,“政协机关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人民政协重要会议、重要政治活动的筹备工作,除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之外,还可以考虑加大各民主党派成员对具体筹备组织工作的参与,以更好体现人民政协是一个多党派合作的组织。例如,政协全体会议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可以考虑安排各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并担任具体工作的负责人,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

    (三)健全完善同社会团体的联系合作机制。我国各类社会团体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我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存在着能够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监督、动员等作用的非政府或非赢利的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互联网群体等,这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蕴含着人民政协延长工作手臂、发挥统战组织作用的丰富载体和广阔空间。人民政协具备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的天然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政协组织优势,制度化地加强同社会团体的联系,是更好承担政协政治责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是充分发挥各人民团体作为政协参加单位的优势,加强与社会各界群众的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台联、侨联,是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也都是所在领域的枢纽型团体。人民政协应该进一步加强与这些组织的联系合作,形成体制对接、平台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的合作格局,以更加广泛地团结社会各方面人士。

    二是探索吸收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社团组织为参加单位。人民政协自成立以来,参加单位虽多次变化,但对民间社团组织、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新涌现出来的社团组织的开放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社会高度复杂并且利益日益多样化的国家里,人民政协更好承担政治责任,仅靠8个民主党派和我们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团体还不够,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力量快速成长、群体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根据社会阶层变化特点和规律,有选择地把一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社团组织吸收为参加单位,拓展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社会基础。把民间社团组织吸收为政协的参加单位,一方面可以增强人民政协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引导和培育其朝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成长,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推动人民内部协商、增进社会团结;一方面可以将其纳入更为规范化的制度框架之内,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其更好发挥积极作用。当然,吸收民间社团为政协参加单位,标准应该是严格的,可以是有任期、非常设、可罢免、有席位限制的。

    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同虚拟社会群体的联系交流机制,拓展、延伸发挥政协作用的领域和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许多界别和领域在互联网上都拥有了若干非官方、但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较强社会传播力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大V,他们背后往往是一个群体或者公司。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独特影响力和积极作用,成为新时代政协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必然要求。在政协的履职活动和会议中,需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大相关领域有代表性的网络代表性人士或团体的参与力度和范围,建立规范化的联系机制,既为他们所代表的群体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平台和渠道,也通过他们发挥影响带动所在领域群众的作用。甚至可以考虑,吸收具有正向典型代表性的网络人士为政协委员,使人民政协的代表性更强、包容性更广。

    此外,还要健全完善界别制度,加强政协委员同界别群众的联系。在加强同作为政协参加单位的政党、团体联系并通过他们做群众工作的同时,人民政协也需要建立一种通过界别同各界群众直接联系的体制机制。界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优势和特色,可以作为政协发挥统战功能的一种组织体制,使各界委员更好地通过界别渠道做群众工作。要推动各界别委员深入界别群众,积极听取本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利益诉求,调研本界别相关事务的状况和问题,这就需要健全完善政协界别联系界别群众、组织界别调研、开展界别协商的机制。界别应当积极推动本界别委员积极联系走访本地区的本界别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和反映界别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在重要精神传达中,重要协商议题确定前、调研中,重要会议召开前,界别提案提交审议前,政协各界别应组织召开界别宣讲会、界别群众座谈会、界别通报会、界别协商会等,加强界别内和界别之间的协商沟通,听取界别群众意见,征求界别委员建议。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