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便民服务须精心呵护
徐曙光
近日,笔者为80多岁的岳父从网上购买了两条裤子,裤子太长需要改裤脚,可在小区周边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家裁缝铺,最后只能驱车去老城区,在老城区一条小巷里终于找到了一家裁缝铺。为了改个裤脚,花了半天时间,很不方便。
近年来,随着各地老旧小区改造以及配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因素,不少城市原先遍布大街小巷的“小修小补”便民服务摊点已逐渐消失、难觅踪影。但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过程中确实离不开“小修小补”,没有了这类摊点,市民想修点或补点啥,就成了一件需要“绕圈子”的麻烦事。居家日常生活会有好多突发状况,比如衣服拉链坏了、皮带需要打孔、孩子的篮球没气了、鞋跟垫片掉了……虽都不是什么大事,但自己又弄不好,这时候社区附近的“小修小补”摊可就派上了大用场,花钱不多、办事利索。
笔者以为,如何对待便民摊点的存废,各相关单位应该广泛听取民意再决策。整洁的街道、整齐的高楼固然能提升城市形象,但便民摊点作为城市“润滑剂”也不应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楼大厦是一座城市的“高大上”,小修小补则是这座城市的“烟火气”,直接关系着民生便利。
前不久,商务部、住建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包括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等,也包括不起眼的维修点,满足居民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改衣服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
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城市已经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正在积极规划,完善“小修小补”微行业的生态模式。比如在上海,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于日前发布“社区工坊”标准化模块,鼓励探索将各类不同业态的便民服务点进行“打包”,整体嵌入社区,使之成为服务民生、便利消费、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