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地方实践

“互联网+政协协商”的实践及发展前瞻

2021-11-04 09:16:03 来源: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我有话说
0

  “互联网+政协协商”的实践及发展前瞻

  ——以浙江政协“云协商”为例

  ◎ 曹伟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创造新的连接形式,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新时代,“互联网+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协商民主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广泛的空间。中共中央有关文件指出,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共识、凝聚人心。《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推动凝聚共识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实践发展需要。本文以近年来浙江各级政协探索的“云协商”实践为例,尝试对信息时代政协协商民主创新的实践基础、价值意义及发展前景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浙江政协“云协商”的实践基础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因防控需要限制了人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则极大地推动了“云物移大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在这方面表现颇为抢眼。健康码、钉钉在线会议等为助力浙江做到“两手硬、两战赢”立下了汗马功劳。浙江各级政协也积极利用各类(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远程协商、微协商等“云协商”活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商建言,体现了政协系统在危机治理中的担当和优势。为何“云协商”能够在浙江各级政协蓬勃开展起来?坚实的硬件基础、良好的社会氛围、丰富的经验积累构成了开展“云协商”的实践基础。

  一是坚实的硬件基础。作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先发地区,浙江“触网”较早,互联网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世界互联网大会已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七届。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曾亲自倡导、推动软件、通信、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把打造“数字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网民规模达到4729.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随着5G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不断推进,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浙江数字经济的繁荣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互联网对政协工作和政协协商的“技术赋能”变得水到渠成。

  二是良好的社会氛围。浙江省域治理中长期形成的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等理念,为包括政协工作者、政协委员在内的各界人士树立“互联网思维”,融入“互联网生活”,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网上办”“跑零次”“掌上办”等政府数字化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域治理现代化。在此背景下,省政协明确提出政协要“热情拥抱互联网”,用开放性思维完善提升政协工作。积极探索政协工作与互联网融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使政协工作能够跟得上互联网发展的新变化,已经成为浙江政协人的广泛共识。

  三是丰富的经验积累。从本世纪初开始,浙江政协就不断在“互联网+政协协商”方面进行探索。2003年,浙江省政协门户网站建立。2006年,浙江省政协开始探索网络直播提案办理工作,并一直坚持至今。从浙江的实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政协对新技术的应用,几乎是同步的。从最早的各级政协网站的建立、提案办理协商网络直播、在QQ和微博上建立委员工作室,到今天的“智慧政协”“政协云”“微信议政”“云协商”等,政协协商民主在浙江日益从单纯的“线下”民主,发展为一种“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民主形式。因此,今天浙江省市县各级政协开展多种形式的“云协商”,并不是赶时髦的新鲜事,而更像是一次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迭代升级。

  二、“云协商”对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具有积极意义

  从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来看,民主的形式与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从古希腊依赖面对面演讲、论辩的“广场民主”,到近现代基于报纸和电视的“大众民主”,再到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民主”,无不体现着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做好“互联网+”是其必由之路。从浙江各地实践来看,“云协商”对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是提升灵活性。“云协商”打破了协商参与的时空限制,协商议题可多可少,协商范围可大可小,协商时间可长可短。如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峻的阶段,社区作为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矛盾和问题最为密集的一线。浙江不少地方采取微信群聊、钉钉群同步直播、腾讯会议等方式,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共同参与“云协商”,避免了人员大规模聚集,而且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二是增强经济性。支撑“云协商”的硬件要求并不高,甚至有手机、有网络就行。正如有些基层委员说的那样,“直接拉个微信群”就能让协商民主运转起来。与传统线下协商相比,“云协商”投入成本较低,还能省去餐宿、交通、场租等大笔会议开支,完全贴合“过紧日子”的要求。

  三是扩大开放性。人民政协本意就是“人民的政协”。政协的人民性一方面体现在政协的工作是“为了人民”,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协的工作必须“依靠人民”。广大群众的知情、参与、监督,本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相衔接、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必由路径。根据不同议题,“云协商”可以设置不同开放权限,可以更便利地邀请界别群众代表乃至普通网民“旁听”、参与协商互动等,大大扩展了政协协商的开放性。

  四是提高实效性。“云协商”本质上体现着“简约、高效”的互联网思维,一方面,强调开门见山,有事议事,有理说理,少一些官话套话,对协商建言的针对性、精准性要求更高,有助于坦诚交流,提高协商效率;另一方面,注重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助于增强协商建言的全面性、立体性,进而提升协商议政的质量。

  三、“云协商”及信息时代政协工作前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云协商”也仅是初步的探索。“互联网+政协协商”最终会演化至何种形态无法预知,但下述几个方面的趋势已经由“将来时”逐渐成为“进行时”。

  一是协商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具有更加全面的能力素养。“云协商”不是简单地把线下协商搬到线上,而是一种新形态的协商。它要求协商组织者不仅能够破除“数字鸿沟”,引导参与者平等、有序地发言,还要注意避免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群体极化”现象以及“网络舆情事件”。对于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政协组织而言,这是专门性的体现,也是专业化的考验。

  二是政协履职全过程的数字化、智慧化。“云协商”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政协履职的一个初步应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大。2021年以来,浙江省政协正式启动“浙江数字政协”建设,以数字化改革打通政协履职链条,构建完善政协协商民主体系,迈出了新的一步。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委员更好地调查研究和建言献策,利用区块链技术更好地推动民主监督和提案办理等,均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

  三是政协工作从“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到“+互联网”。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政协履职的场域也逐渐从实体社会向网络社会转移。毫无疑问,网络空间必将成为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主要战场之一。因此,政协不仅要娴熟地应用各类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还要进一步“+互联网”,即融入互联网,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政协作用、彰显政协优势。

  (作者: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浙江省政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