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平台必须从账号抓起
继整治“饭圈”乱象之后,国家网信办“清朗”行动再次亮剑,这一次瞄准的,是违法违规账号“转世”、虚假粉丝、恶意营销等五类账号运营乱象。
账号是登录网络空间的钥匙。在后台,账号不过是虚拟的代码符号,但现实中,却对应着真实的个体、公司、机构等。从这个角度讲,账号就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各种平台由此而生,运营逻辑由此展开。这个基本单位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网络生态优劣。换言之,整治网络乱象,也只有管住账号这一源头,才能堵住不法人员和机构借号还魂、死灰复燃的可能,确保治理成效久久为功。
互联网向前发展,平台日益丰富,网络账号也一直在迅猛增长。这丰富了网络生态资源,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管理规则的相对滞后,账号往往又成了网络乱象的肇始点。有的违法违规,或披着“马甲”招摇撞骗,或乱租乱售四处“围猎”;有的真假难辨,或冒充事件当事人恶意“蹭热点”,或组织“僵尸粉”打投造光环;而更多的则是唯量是从,或打黄赌毒的“擦边球”,或搬弄是非大搞“标题党”……凡此种种,污染网络环境,损害网民利益,为人诟病久矣。这些行为倘若放在现实社会,逃不过露头就打的命运,在网络上,顶个虚拟的账号名头,却肆无忌惮起来。这其间的管理“落差”,值得好好反思。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从来就不存在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空间,权责利相统一既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也应是网络运营的基本底线。企图通过身份认定的符号化、虚拟化来扩张权利、规避义务,甚至侵犯他人,都是法治社会所不能容许的。近些年来,从“后台实名制”到“账号十条”,从严格落实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相关要求,到全面清理“僵尸号”“空壳号”,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也开展了不少行动。但很多问题依然禁而难绝,平台执行不到位显然是一个主要因素。就拿“后台实名制”来说,有的平台仍然可以随意注册无需实名,有的认证系统漏洞百出可以随意绕过。如果说平台以“流量为王”获利至上,对严格账号管理没什么积极性,那么相关方面就要通过专项整治树立规则刚性,对平台的阳奉阴违进行有力纠偏。比如,建立账号黑名单制度,平台账号上榜次数达到一定量级,就作出限制新用户注册等惩罚措施。
账号管理背后,涉及的是互联网运行的价值逻辑。宽进松管,或能换来一时繁荣,但环境乌烟瘴气,用户又怎会待得长久?网络清朗了,用户体验自然会水涨船高,这才是留客之道。在这个问题上,任何的投机取巧,都是在自毁长城,也终将自食其果。紧紧抓住账号这一源头,持之以恒,系统施治,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才能确保网络生态风清气正。(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