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频道 >> 协商文化

网络问政的留言板应成“办实事”的考核板

2021-09-14 10:13:02 来源:工人日报 我有话说
0

  无论是网络问政的“键对键”,还是现场问政的面对面,其本质都是让执政的透明度增强,让权力与责任更匹配,让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让百姓的诉求更精准地纳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议程。能不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已经成为对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考验。

  据近日《工人日报》报道,湖南长沙市委在近年来的网络问政工作中,着力提升网民留言回复率、办结率、满意率,网络问政的留言从日清月结加速到日清周结、日清日结,今年上半年,“问政湖南”平台办理网民留言3000多条次,回复率99.5%以上,办结率达95%,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网上勤问政、网下办实事”——这种从“键对键”到“面对面”,是湖南长沙等一些地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

  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推动了我国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一些地方借助网络问政,赢得了民心,提升了治理效率。这再次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和走群众路线是集民智、察民心、解民忧的法宝。

  不断实践、创新群众路线,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执政公信力。之前,一些地方兴起“广场问政”“电视问政”,不少官员在问政现场与百姓面对面,有的难免“紧张出汗”。事实上,这种经受民意压力测试的问政,确能让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被直观摆上“桌面”且迅速得到解决。类似的公开问政,过程看起来充满“麻辣味”,但也着实提醒少数懒作为不作为的官员,“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不能光说说而已。为群众办实事,适当地给干部“添添堵”,百姓心中的“堵”就会减少。

  因此,无论是网络问政的“键对键”,还是现场问政的面对面,其本质都是让执政的透明度增强,让权力与责任更匹配,让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让百姓的诉求更精准地纳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议程。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不断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更加高效地回应民意。

  事实证明,互联网以及相伴而来的移动互联网,都不是只让社会生活增加某种功能的简单技术,而是专业人士所称的“元技术”——让整个社会生活都围绕它重新建构。针对舆论被流量绑架、“意见”被算法左右、价值观在“饭圈”中扭曲等问题,当前正在开展的网络生态治理行动也提示我们,网络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需要迈过的一道坎,其本身就是社会治理。

  我国现有10亿多网民,“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能不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对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考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问政在一些地方兴起并取得一定经验,说明与时俱进的治理创新永远在路上。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个别网络问政窗口依然“门好进、话好说、脸好看、事难办”,甚至有人把走“网上群众路线”走成了网上形式主义。这样的网络问政不仅没问进民心,反而适得其反。追索近年的网络舆情事件,大都可以看到其背后有少数干部不敢、不愿也不善于与网民交流,线上“打官腔”、线下“绕圈子”。这样的工作作风无疑是百姓极为反感和不满的,是必须改正的。

  网络问政的精髓在于顺畅沟通、达成共识、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即真正把与网民沟通的 “键对键”落实到为民排忧解难的面对面,把网上留言板当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绩效考核板。(方大丰)

[责任编辑: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