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高质量的外贸增长点
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恢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上半年,货物进出口18.1万亿元,同比增长27.1%,两年平均增长10.8%。这一过程中,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知识密集型产品、服务贸易、民营企业出口和一般贸易等占比全面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分布更加均衡,高水平开放平台的带动更加明显。
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中国齐全的产业门类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优势,以及坚定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不懈努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外贸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短板制约,比如:高端装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企业创新体系不完善、核心技术自给率和部分产品档次偏低等。特别是在初级要素成本优势减弱、发达国家普遍寻求“再工业化”和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在传统产业和高端产业两端同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强化贸易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并给出了“推动进出口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建设海外仓”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其目的就在于加快培育更多高质量的外贸增长点。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其应用迅猛发展,全球经济进入了数字化转型进程。国际经贸的数字化转型将带来要素资源、企业主体、产业体系、商业模式的重塑,“信息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信息化和消费方式信息化”趋势已形成。这意味着,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因素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数字技术能够压缩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贸易成本和贸易进入门槛、拓展贸易对象、提升贸易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对数字技术的把握和应用将决定参与外贸的企业能否及时对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搭建数字化新业态、升级产品结构、改善商品和服务质量,最终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对数字经贸规则的适应能力。中国的数字贸易规模已处于全球前列,数字技术正成为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甚至创造新贸易增长点的重要工具。
“十四五”时期,培育更多高质量的外贸增长点,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研发、服务等数字贸易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平台,持续深化对各部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提升,扩大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不仅如此,还要改善数字产业和贸易发展的营商环境,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数字贸易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地区和产业特点、同国际接轨的数字贸易规则和监管体系,适时总结推广创新经验。此外,在数字技术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我们也要注意各经济体在基础设施接入和质量、数字技术普及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鸿沟及其对国际经贸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
风物长宜放眼量。“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中国外贸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相信在“十四五”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外贸将迸发出更惊人的动力与活力。(彭支伟)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