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热点

票房再高也不能炒掉了电影内核

2021-02-24 11:16:39 来源:北京日报  我有话说
0

  今年的春节档有多“牛”?数据显示,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破78亿元,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滚烫的数据也让舆论场热闹起来,百亿导演、百亿演员等名头满天飞。

  票房飘红当然是喜事。这也见证了中国市场的繁荣,反映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但如果盯着票房沾沾自喜个没完,来回炒作“百亿”“最高”之类标签,就有些轻飘了。必须看到,今年春节档电影大卖,确实与影片丰富有关,但也极大受益于压抑许久的观影需求集中释放,以及“就地过年”倡议的有效导流。因此,与其说一两部片子就此“封神”,不如说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可期。事实证明,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文化消费需求水涨船高,好作品真不愁没人买单。

  票房高低,毕竟只是电影成绩单的一部分,能长久留在观众心中的,终究还是口碑。这些年,票房漂亮但口碑拉胯的片子不少,大成本大制作最后凉凉的也很多。相当一些公司和团队过于信奉资本的力量,电影开拍前,渲染大手笔、大投资,以及“身价N亿”的演员、“造价N亿”的特效;电影上映前,不惜血本造势,一心把排片量顶上去,抢占渠道优势;电影热映时,实时更新票房数据,甚至“注水”包装“某某纪录”,花钱买“沸点”。但最后再看,烧钱多未必就一定能出好作品,赚钱多的也未必就一定是好作品。

  现象级票房可遇不可求,每每包含很多因素,现象级电影却是众望所归,势必要下极大功夫。从《红高粱》到《一个都不能少》,从《红海行动》到《我不是药神》,太多口碑作品表明,好片子关键还是靠匠心、动人心。与其掰着手指去数“百亿先生”“破纪录小姐”,不如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讲出更多好故事,让口碑跟上票房的上升曲线,这才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生财之道。(汤华臻)

[责任编辑:徐皓]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