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饺子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北方人的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饺子,且不说其寓意的丰富性,只说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策划什么馅儿什么皮儿、蒸煮煎炸就是一次其乐无穷的家庭劳动。如何让家庭劳动更有教育的味道?其实,“包饺子”活动本身就包含了创造力培养的“4P法则”——全家人以包出一顿最美味最有意义的新年饺子为项目(Project),本着热情(Passion)、同伴(Peers)和游戏(Play)的原则投入到其中,对孩子成长而言,就是一次最温暖最幸福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之旅。
4P法则出自麻省理工学院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的《终身幼儿园》一书。他基于自己30年的实践研究经验,提出了4P法则——可供参考并可以分步骤实施的创造力培养的思考维度。我们以包饺子为例,简略解读一下创造力培养的4P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项目(Project)——“项目(Project)”一词由来已久,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现在更是如火如荼。以包饺子为例,一次要在一两个小时之内生产一批具体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固态产品的项目,这其中需要多人分工合作,还需要知道用热水和面还是冷水、温水和面,醒面时间多长为好,整坨面如何分割成均匀的小块,包成金元宝型还是向日葵的样子,煮的过程是否需要冷水浇沸等细节。全链条涉及数学、物理、化学乃至艺术学科知识,只有交叉应用才可以达成目标——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热情(Passion)——如何调动全家人参与的热情?不论是三口之家还是四世同堂,我建议让全家所有人都发表建议和想法,哪怕讨论一下馅里包钱币还是糖果,这样才能激发一家人对年夜饭极大的热情(Passion),而热情和动力更会让孩子们迸发出新的想法,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
同伴(Peers)——在全程包饺子的过程中,无论是一家人头脑风暴、分工协作、比赛速度还是包馅时的求助,哪怕是中间聊起了八卦也都是家人之间在一起的面对面的深度沟通和交流。这期间一家人就是有共同任务驱动的平等的、互补的、相互支持的同伴(Peers)。这期间一定会少了说教、唠叨的父母,多了动作麻利的榜样;少了磨蹭、顶嘴的孩子,多了虚心求教加快速度的盟友。
游戏(Play)——如果家里有一个“神皮手”(一个人擀皮可以供得上四五个人包),那就一定会激发出包饺子大赛的游戏(Play)。最后还可以评出今年的神包手、神摆手(把饺子整整齐齐摆好)、神煮手。虽说一家就几口人,但只要父母们能珍视每一次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孩子就会在这样的游戏中与环境、材料、同伴、成人的互动中建构起来对世界的理解和经验。
诚如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在《终身幼儿园》中所说,“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并将永远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一个核心部分。”带着创造性思维去生活,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回报,而且可以带来快乐、充实感、目标感和意义。掌握了这个原则,包括包饺子在内的很多家庭活动都可以变成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契机,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相信是每个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新年礼物。
(作者:李浩英,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