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专家

别让疫情防控“六不准”变形走样

2021-02-03 08:43:58 来源:法治日报  我有话说
0

  中央依法制定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政策,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绝非给春节团聚设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碍

  □ 王石川

  “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在1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北京市以外省份要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

  “六不准”甫出,顿时获得舆论好评。公众高度认可、热情点赞,一定程度上与当前一些地方不按规矩出牌,执行政策擅自层层加码有关。而“六不准”及时问世,既回应了公众关切,也精准指明了各地不得触碰的红线,特别是“对于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这一表述,更让人拍手称快,这意味着哪里触碰红线哪里就会被点名,还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最新例证是,针对人们反映强烈的“对低风险地区抵返人员贴封条管控”情况,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有关部门调查确认,鸡冠区西鸡西街道幸福里社区对疫情防控政策落实不当,要求街道社区马上纠正,解除封条,向当事人道歉。显然,撕掉了不该贴的封条,更要“撕掉”不该存在的滥权思维,任何曲解中央政策的做法都应该得到纠正,层层加码必然会“加”出群众怨气,而减掉有关部门的公信力。

  揆诸现实,疫情防控中,违规封路堵路、强行截车劝返、责令停产停业等“一刀切”行为确不少见。比如,此前黑龙江省肇东市在域内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就曾限制人员乘火车和经陆路卡口进入肇东。相关措施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恐慌情绪,也影响了当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月1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了3起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肇东市相关主要领导被给予批评教育。

  疫情防控不是越严越好。正如有关通报所称,那些行为看似很严,实际是违背政策、“拍脑袋”决策;看似作为,实际是懒政怠政、变相推卸责任;看似管用,实际是履职不力、不负责不担当,暴露出一些地方对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识不到位、行动有偏差。

  应该看到,国家依法制定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政策,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绝非给春节团聚设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碍。而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过于随意和任性,想当然地认为越严越好,设置门槛越高越好,实不可取,暴露出相关地方缺乏应有的治理能力。

  春运期间人流量加大,返乡人口激增,再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薄弱,农村群众防疫意识、防疫能力薄弱,各地有关部门严阵以待,值得理解。但是,不能因为防控压力大就违背规定,突破底线。中央一再强调精准施策,而在一些地方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拒之门外,哪里体现出“精准”二字?

  当然,囿于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要求所有地方、所有部门都做到张弛有度,都能展现出足够高超的治理水平,也许并不现实。但是,法治作为底线和红线应该成为各地共识。在去年2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显而易见,这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始终绷紧法治弦,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一言以蔽之,执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等要求,等不得慢不得,但绝不能乱作为。“六不准”就是六记重拳,全面落实中央规定,绝不让重拳打在棉花上。各地应从鸡西、肇东等地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这样才不会跑偏出差、才不会左支右绌。

  跟帖

  问责要科学

  防疫要硬核,但未必需要通过加码的方式来实现。当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联防联控机制、大规模检测、精准追踪以及网格化防控制度,可以很好应对各种突发疫情。基层只要把人员摸排等基础性工作做好,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好,其实就算是尽职尽责了。对于一些偶发疫情,要客观看待,科学应对,不能动不动追责,要尽量给基层减压。

  湖北 吕德文

[责任编辑:徐皓]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