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争鸣

性别翻转的伪科学,是“重男轻女”下的毒

2021-01-12 09:43:16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我有话说
0

  作者:马青

  近日,90后女性服用“转胎丸”的经历,再次把“转胎丸”放到了公众面前。28岁女子杨某因婆婆催生、丈夫出轨等原因,试图通过服用转胎药生男孩,以挽救婚姻与家庭。但没想到,她在服用数月后依然诞下了一名女婴,而且产后出现明显雄性特征,并伴随停经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21世纪20年代了,居然还有“转胎丸”,居然还有人相信胎儿能由女变男,让人顿生今夕何夕之感。孩子的性别靠什么决定,是中学生物课本里的常识题。胎儿在受精的一刹那,就由父母染色体的不同组合决定了是男是女。当胎儿形成后,再更改性别,是根本不可能的。

  “转胎丸”是什么?其有几种,有的是维生素,有的是不知配伍的“祖传配方”,还有的就是雄性激素。如果是维生素,还只是骗人钱财,相比“祖传配方”和雄性激素,都算是“积德”了。而所谓“祖传配方”,后果是否严重全靠运气。最好的运气就是没有用,而坏运气坏到什么程度,则听天由命,搜索一下就能看到,有的流产、有的畸形,有的肾功能受损,有的罹患肿瘤……还有一种成分明确的“转胎丸”就是大剂量雄性激素,别说孕期,就算是平常状态下,补充大剂量激素对身体都有极大伤害。孕期的伤害更是双倍的——不仅伤害孕妇本体,更伤害了腹中胎儿。

  杨某的停经、雄性特征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就是孕妇面临的后果,但更严重的伤害则是由无辜的孩子承受的。明明形同“下毒”,却可以在网上找到销售商家。“转胎丸”既然声称是药,就必须有“药准字”,要符合药品销售的规范。如果不是药而自称是药,那就是虚假宣传,同样违法。除了“转胎丸”,某宝上一些店铺还打着“碱性调理”的旗号,宣扬“早生贵子”“喜迎小王子”。“酸碱体质”之说早就破产了,当年编造这一神话的美国“酸碱理论”之父罗伯特·欧阳被美国法庭判处赔偿1.05亿美元,他也当庭承认这就是一场骗局。“碱性调理”是伪科学,同样是虚假宣传,强调生儿子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吗?被舆论大力抨击的“转胎丸”究竟是怎么生产、宣传、销售、流转的?造成了这么多悲剧之后,为什么只见受害者,而看不到加害者?为什么只听得到谴责,看不到惩处?

  当然,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于孩子来说,一生悲剧的始作俑者不是生产销售转胎丸的人,恰恰是自己的父母、亲人。在某些地区,生下的女孩是不受欢迎的,更糟糕的是,孕妇过度服用雄性激素,可能导致女婴的生殖器看起来像男性。但在这些父母眼里,女儿的健康、性别认知、是否有生育能力都不重要,即使她的生理心理都痛苦不堪,也还是会要求她保留根本没有意义的男性器官。也就是说,在这些父母长辈眼里,什么都不如表面上生了儿子重要。如果说重男轻女的本来原因是农业社会对男性劳动力的依赖,以及男性继承香火的传统要求,那么,这样的家庭到底在乎什么?他们分明既不在乎男性劳动力,也不在乎“香火”。他们只在乎自己,孩子就是工具,是他们用以炫耀,以及对抗外界压力的砝码。

  虽然孕妇具有受害者和伤害孩子的实施者的双重身份,但她们的遭遇让人不忍心责备。在这种家庭中,孕妇处于底层,她们面临长辈的压力、丈夫的怨怼、周遭的指指点点,生活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她的性别在娘家是一种“罪过”,在婆家也找不到支援,她即使知道“转胎丸”是引鸩止渴,也很可能无能为力。让人感慨的是,今天的年轻妈妈已经是90后了,她们大多受过教育,也有不少人有工作能自食其力,却仍面临这样的困境。个体抗争固然很难,但还是期待年轻的女性群体能为自己、为孩子争取一点空间。更期待,舆论不仅要抨击“转胎丸”,更要给予每一个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挣扎的个体以鼓舞和帮助,就如同帮助那些反抗家庭暴力的女性一样。(马青)

[责任编辑:徐皓]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