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动态

“十四五”学前教育要坚持守正创新

2021-01-04 09:39:4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有话说
0

  作者:安徽省宁国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胡正平

  2020年12月27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普及普惠奋力攻坚新跨越学前教育十年发展收好官》这篇文章,读罢受益匪浅。这既是对国家层面学前教育工作的回顾,也是对区域未来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引。

  作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笔者见证了2010年以来区域学前教育的点滴进步和实质跨越。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收官之年,也是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科学总结区域学前教育十年来的工作,对于谋划未来学前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四五”学前教育做什么?这应成为区域教育管理者绕不开、躲不过、避不了的问题。

  区域学前教育面对的形势是什么?这是我们思考谋划“十四五”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笔者以为,用三句话来概况是比较贴切的:“有园上”已经不是问题,“上好园”也不成问题,“办好园”仍然是个难题。

  区域学前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我们谋划“十四五”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所在。谋划“十四五”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一定要锚定目标任务,坚持问题牵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引领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国字头”文件科学定位了2020和2035两个重要年份的目标任务,可以说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

  从各地公开的数据看,目前绝大多数区域普及普惠“硬指标”已基本完成。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尚需完善;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体系、专业成长机制、科学保教能力尚需提升;尤其是学前教育经费长期投入机制、成本分担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亟待完善。这些并非学前教育的“软指标”,而是关系学前教育长远、常态、健康发展的纲领性约束,没有“纲举”焉来“目张”。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瞻前顾后”,一方面要做好“回头看”,认真梳理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做到“查遗补漏”“扬长补短”“固化提升”;另一方面更要做到“前瞻性”,做好工作预判和前置干预。譬如,以学前教育经费长期投入机制为例,没有完善健全的保障机制和保障水平,普惠性民办园“逃离普惠”就可能会出现,从而造成已实现的刚性指标“回退”。

  区域学前教育的要求是什么?这是我们思考谋划“十四五”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笔者以为,“十四五”期间区域学前教育应坚持守正创新,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要持续加大对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倾斜力度,守住学前教育的“底线”,让相对弱势群体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要优化政策供给,用政策牵引学前教育机构“正确用力”,把精力聚焦到“提升保教质量”上来。要下狠手、出重拳、清理存量;建机制、管关口、杜绝增量,巩固规范小区配套园治理,让学龄前儿童上得了身边的“公办园”。要持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尤其是要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对普惠性民办园要加大财政综合奖补、转移支付或购买服务的力度,赋能社会力量“轻资产”办园。要优化评价机制,以评促规、分级奖补、动态管理,倒逼学前教育机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

[责任编辑:徐皓]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