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学术

以实施“四个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20-12-08 09:54:39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我有话说
0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作者: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分中心、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爱玲、胡欣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具体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有效保障。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正处在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实施“四个工程”为抓手,提升公共文化产品质量,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调整公共文化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以实施“四个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漫画/张建辉

  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文艺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作品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源泉。一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创作要把历史的厚度和现实的温度、大关怀和小切口有机结合起来,从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价值和灵感,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提炼素材和主题,既底蕴深厚,又生动活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将文艺创作与时代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二要打造地方特色文艺作品。要尊重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避免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实现文化的特色化多样化呈现。通过与革命文化、城市文化结合,创作一批诸如舞台剧《江姐》、歌剧《朝天门》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期待。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既要以内容为王、也要以生动取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艺创作要紧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现实需要,推出一批富有正能量、极具感染力,能够启迪心智、温润心灵,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

  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借助媒体的优势,推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一是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占领传播主阵地。推进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与“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结合,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延伸,满足群众新的文化服务需求。如通过建设国家数字文化网、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获取”应用平台,提高群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可选择性。二是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新时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举措。通过地方APP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搭建政务与民生互动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办好自己的事情;打造文化宣传推广平台,及时提供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相关活动资讯,创办特色文化专栏,推广各地特有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信息共享。真正让融媒体“融”入百姓的文化生活,走进百姓的心灵空间,使人民群众在手机上、电脑上动动手就可以领略各地风土人情,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打造形成一系列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精美、各具特色且效果显著的全媒体公共文化传播品牌。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文化惠民工程要由深入实施走向创新实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为此,我们要通过对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分析,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精准供给,建立公共文化“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一是建设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符合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相适应、体现公共文化服务规律的群众文化活动空间,使之承载更多便民服务、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等综合功能,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功能,赋予人民对美的享受,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成为凝聚人心、激发动力、服务群众、丰富生活的主阵地。二是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策划文博基本陈列展览,组织开展系列文化讲座、展览、读书活动,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推出系列“群演群讲群乐”的公益性演艺节目,把“群众唱、群众跳、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文化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让公共文化服务富有现实烟火气;塑造一批节庆文化品牌,利用传统节日、民族节日等,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三是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开展送讲座、送展览、送演出下乡活动,加强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覆盖面。四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新数字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空间。要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跨界联动,用技术盘活文化资源,综合运用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深挖中华文化符号的价值和魅力,营造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文化体验。以“文化”为内容,给予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等数字化产品文化内涵和生命力,推动数字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机融合,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的社会效应。

  实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公共文化服务肩负着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优秀基因的使命担当。一要加大对文化普查征集研究的力度。全面了解、掌握实物及资料,是研究阐释的基础。通过开展文化资源查漏补缺、征集、价值评估等普查工作,抢救那些正在或者将要消逝的资源,建立文化资源库和文化研究平台,以便更好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关键在人。文化保护要培育专业的文化传承人,支持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保证文化传承不断带。建立动态的文化专家库,鼓励海内外退休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积极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者和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加强对现有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招募志愿者团队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知识的培训,建立一支扎根基层的城乡业余文化服务队伍。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支撑指标和效率指标,研究制定一套科学衡量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其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政府和第三方联合评价机制,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满意度。

[责任编辑:徐皓]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