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学术

成语里的中医:如法炮制

2020-09-11 09:5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有话说
0

  如法炮制这个成语,曾出现在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中。李汝珍在讲述讨伐武则天的军队时写道:“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依照现有的方法、照着现成的样子去办,结果和成效也是可以预期的。

  如今,如法炮制往往用作贬义,例如有时同制造假货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成语的来源绝对“根正苗红”,其本源来自于制作中药的过程。

  炮制,古代又称为炮灸、修治、修事等,意思是用烘、炒等方法制作中药。在中药成为“药”之前,往往要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的修治整理和对部分药材进行特殊处理。很多人在使用成语时将“炮制”误写作“泡制”,以为讲的是泡药喝的事儿。若是理解了其背后的中医知识,这样的笑话就不容易犯了。

  如法炮制,关键在于“法”。中药炮制法历史悠久,随着历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应用比较广的有修制(去除药物杂质,把大块变成小块)、水制(水洗浸泡,使药物变软、纯净)、火制(通过火上加热处理使药物变脆,发挥药效)、水火共制(通过水火共同加热,改变药物性能)等。

  不同的药材,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性状和疗效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经过炮制后,一些新鲜草药能够得到更好地保存,药物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炮制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讲究技术。对于与治病休戚相关的药物加工来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效和用药安全,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一门技术,中药炮制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去完成。

  这也提出了一个警示,如法炮制虽然很有必要,可一旦不慎就有可能变成照猫画虎。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缺乏医生指导,凭感觉买药用药、使用不靠谱的偏方治疗、随便加减药物剂量,极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责任编辑:徐皓]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