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纾困惠企的政策红利“润泽”市场主体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衰退,给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近期,我国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但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优化审批、减负降税、“输氧”“供血”,助力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为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政府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将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减税降成本力度持续增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四部门7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减税降费、降低用能用地成本等六大方面细化23项具体任务,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增强投资信心,推动复苏进程注入政策动力。
货币政策更加稳健灵活,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活水”能激荡出市场“春水”。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新增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这些货币政策大手笔的出台,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饥渴”;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面对疫情冲击,普惠金融的“及时雨”润泽无数中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全球肆虐的疫情让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对我国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造成一定冲击。党中央审时度势地调整策略,提出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倒逼外贸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缓解出口压力。国务院及时出台《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简化企业办税程序,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组织大型商业企业开展订单直采等方式,为外贸企业打通节点、疏通堵点,助力它们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转”出一片新天地。
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各地应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忧,主动“拉一把”“扶一把”,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温度,让它们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在危机中抢占先机,实现更大发展。(央视网评论员 张雷)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