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生必修课
作者: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陈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这启示我们,爱国主义是教育必须提供的一堂人生必修课。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内心深处播撒下爱国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自然流露的拳拳爱国之情,最动人心。那么,何以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说,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高扬爱国旗帜,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迸发出排山倒海的伟大力量。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涵养爱国主义情怀,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加强品德修养的需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人要成才,首先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品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青年学生是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提升青年学生的品德修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核心主线,以提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落脚点,在循序渐进中融入日常;提升青年学生的品德修养,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到做好小事、管好小节中去,通过落细落小落实的无声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有公德善心、用大德铸魂。
用爱国主义点亮课堂。当前,应深入探索课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特别要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使学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师应从党史、新中国史中发掘爱国主义题材,激励学生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实践行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教师应肩负起培育学生精神成长的职业使命,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健全,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头脑之中,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当中就有许许多多非常好的爱国主义素材。当讲到信息时代时,就要介绍我国如何抓住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的奇迹。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这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树牢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