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理论频道>> 专家

章文光: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

2020-04-01 09:51:51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0

  【章文光: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农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章文光表示,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不会影响脱贫攻坚整体进程,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第一,脱贫基础牢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如期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制度优势彰显。我国充分发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第三,政策红利释放。一方面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另一方面保证扶贫力量稳定。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首先要加强科学研判和动态管理,其次要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第三要推动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最后要兜牢贫困人口保障底线。

  摘编自《人民日报》

  【董碧娟:用新基建给新消费开拓更多创新空间】

  董碧娟认为,新基建能够给新消费开拓更多创新空间,创造更多可能,并从基础层面进一步广泛地、根本地提升新消费的体验。新消费和新基建具有相同的“数字”机理和“智能”内核,让新消费和新基建同频共振,政府和市场要更紧密地协同发力,政府部门着力于总体规划设计,广大市场主体充分借力新基建的新技术、新模式,开发出更多更好满足大众需求的消费业态。让新消费和新基建融合共进,还需全面提升技术研发能力,良好的技术功底是链接新基建和新消费不可或缺的导线。让新消费和新基建彼此助长,还需更广泛地调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积极性,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对市场变化更加敏锐,要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新消费和新基建要更好地协同发展,还需要广大建设者和参与者始终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目标,要将落脚点真正实打实地放在服务百姓这一初心上。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凯:多方联动实现开学复课的有效衔接】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凯表示,各地中小学开学复课逐步纳入议事日程,做好开学前线上学习与开学后日常教学的衔接,需要各方建立联动机制,相互配合。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开学后教学秩序恢复的整体规划,明确不同年级错峰开学时间、整体安全应急方案,并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下,调整区域原课程计划。区域教研部门应制定学科整体教研计划,发挥教研部门的协调优势和学科优势,组织各校教研骨干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根据区域新课程计划,结合剩余教学时间对学期内容进行精简、重组和整合。学校作为基本的育人单位,应建立以教学衔接为核心的整体方案,选择并制定学校课程计划,研制学生线上学习的整体效果的评测分析方案与校正干预方案,建立家校新沟通渠道和机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各类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衔接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年级组和教研组层面应在区域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学校的整体规划,制定开学两周内的摸底与个性指导方案。各地各校建立联动机制,彼此配合,进而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衔接,从家庭到学校的平稳过渡。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洪俊杰: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确保对外经贸工作稳步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部部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洪俊杰认为,虽然疫情对对外经贸工作的冲击不容忽视,但是我国的政策空间充足,经济基本面依然相对良好。要坚定信心,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对外经贸工作稳步发展。首先,从财税、金融、员工返程复工、运输物流等方面综合施策,助力外贸企业和产业链发展。其次,区域布局上优先考虑在东亚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合作,一手抓合作防控疫情,一手抓联合复工复产,保上下游企业运转顺畅和国际物流畅通,稳定区域生产网络。再次,化危机为转机,推进贸易数字化和数字贸易,助力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需求,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应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在疫情检测及防控、医疗经验分享、联合药物研发、国际经贸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

  【高世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高世楫表示,生态文明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用严密的制度引导和约束所有主体的行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是国家治理体系在生态环境领域发挥效能的体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控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性。二是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通过节约资源以保护自然环境。三是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内生活力。四是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以严格问责确保制度有效。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光明网记者 武鹏飞整理)

[责任编辑:李伯玺]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